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下)



三、 對於國際關係理論演進的思考

  前面一段中簡述了國際關係理論思考中的三個比較主要的流派,但這三個流派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考察國際關係理論演進的視角,前段所提及的三次大論戰可總括為一種學術演進的過程,透過分析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流程及其興衰過程或可以發現到人對國際事務的觀點的興衰與側重的轉變,乃至價值觀的轉變。本段引用兩位學者秦亞青以及王逸舟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所作的分析。

  

秦亞青的四個階段

1. 國際關係理論初創階段與理想主義的興起(1919-1948)

  源於對一戰的深刻反思。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關係思想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國際關係理論體系。至多是一些關於國際關係的思想和政策建議。

2.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階段與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1948-1979)

  在這個階段的國際關係理論逐漸建立了理論體系。在這個階段的國際環境是美蘇對立的冷戰時期,給予現實主義更多的證據支持與說明,成為主導的論調。除了現實主義的意味濃外,國際關係理論和方法論這兩條主線的發展到1979年產生了交集。這個階段中可以發現到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研究方式直接挑戰過去傳統的哲學思維。 

3. 國際關係理論繁榮階段與自由主義的復興(1979-1992)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上出現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垮臺、美元貶值、越南戰爭、石油危機等一系列危機事件,這使人們開始反思現實主義。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兩人也已提出過「跨政府關係」的概念,對國家作為單位提出了質疑。提出與現實主義針鋒相對的基本假定。雖然這個階段延續著過去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論調之爭,但是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卻產生了所謂的「新新合流」的趨勢,彼此共同點越來越多,二者都是科學性很強的體系理論。具有共同的理性主義學理基礎,科學主義研究原則,無政府邏輯的假定以及合作進化和制度作用等研究議題。

4. 國際關係理論的三足鼎立時期與建構主義興起(1992—今)

  20世紀50年代對歐洲一體化的研究表現出了建構主義的一些思想。對國際政治學建構主義做出最大貢獻的是亞歷山大·溫特質疑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研究的起點問題——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並質疑建構主義與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等完全以科學角度所發現的客觀原則之不可成立性。



  分析完整個國際關係理論演進的過程後,秦亞青總結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趨勢如下:

 1. 從強調迴圈向強調進化發展.:現實主義認為事務圍繞權力的中心,同時權力的消長使所有事務都尋著一樣的軌跡不斷的上演。自由主義則認為因為可以加以設計、改進,呈現的是進化的觀點。建構主義則更加突出了人的觀念的力量,重視人的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了文化作用。

2. 從權力政治向權利政治發展.:在更多地向權利的方向發展。後現代國際關係理論、女權國際關係理論,以及很大一部分建構主義理論都表現出這種跡象。比起過去較重視大國實力的權力分配,現在更加重視來自政經以外的影響力以及價值,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則更加重視國家作為國際社會中的權利。

3. 從話語霸權向多元理論和方法論發展:三大主流理論之外,還有深入發展中的批判理論、規範理論、女性理論、後現代理論。從新自由主義、新現實主義以來以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國際關係,逐漸轉向透過社會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國際關係。



  秦亞青將國際關係理論劃分為四大階段:初創、發展、繁榮到三柱鼎立,分別以理想自由主義、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復興到建構主義的興起為四個時期的重要元素;藉由這四個階段所得到的結論是國際關係理論逐漸產生一種進化發展的觀點況味、理論不再僅囿於大國的權力爭奪議題,也兼顧到部份權利的議題以及國際關係理論的學術設定不再僅僅透過科學主義的所謂話語霸權,而是多元展開,學術的細化、分工化趨勢在國際關係理論的設定中也有重大影響。

  秦亞青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到一種學術的多元化發展態勢,而且對於人的探究與對國際態勢的瞭解也有著一種信心,因此可以發現到不管是繁榮時期的自由主義論調或是現今的建構主義論調,都是可以被認為是極為重視有關人的能動性與主觀性,所謂以客觀法則來約束人行為的論調漸漸的削弱。另一方面學術的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展現了學術細化的學科成長,但當這樣的學術研究方法轉移到國際關係理論上時,也突顯了全球化的意義,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將許多事務以串連,也使的許多學科都具有國際性以及全球性的研究需求。



王逸舟的十個新趨向

1. 全球政治(世界政治)分析。

  「全球政治」或「世界政治」範疇取代傳統的「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概念,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的界限變得模糊,彼此聯結的環節和體系都在擴展,而且速度和互動都在加快,焦點也轉向新的「全球化世界」和「治理」等觀念。

2. 第三條道路思想。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英國現首相布萊爾及德國總理施羅德等人,都是這種思想的擁戴者。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的《第三條道路》一書裏,闡述了這一選擇的6項原則:(1)超越左與右劃分的舊思維;(2) 國家、市場和市民社會之間的有效平衡;(3)建立責任與義務相平衡的新社會契約;(4)發展系統的供給經濟學政策,協調社會經濟增長與福利制度改革的關係;(5)推動平等與社會多樣性原則的統一;(6)重視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實際上是歐洲國家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與美國漸行漸遠的社會思想基礎。 

3. 國際恐怖主義和非傳統安全分析。

  來自於伊斯蘭宗教極端組織和反美力量等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威脅,另外,諸如環境變化等在人類安全面臨了新挑戰,各種非傳統安全威脅被列辱國際關係理論的分析之中。

4. 人權與人道主義干涉問題。

對於人權定義的不同瞭解,以至於使的國際行動與人權干涉之間的權衡。「維持和平」與「締造和平」之間的份際。

5. 新安全理論和安全共同體學說。

   針對非傳統安全的分析所衍生的新安全觀,側重於多方面的安全合作,以及安全共同體的締建。

6.分裂與衝突之成因的討論。  

蘇聯解體後,認為民主終將擴散全球的樂觀情緒的逐漸消失,強化西方國際關係研究的危機意識和相關探究。法蘭西斯·福山分析了「社會秩序對於未來的自由民主國家何以是重要的」,西方社會原有社會秩序和社會規範遭到破壞,同時影響到這些國家處理世界事務的能力和道德聲望。

 7.文化認同問題研究。

西方國際政治學者意識到科學主義的研究方法無法解釋由人組成的社會面臨的複雜矛盾,文化分析和認同研究逐漸增多。在全球化逐漸深化的情況下,恐怖主義也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所謂的文化認同以及價值觀的研究也更加興盛。

 8. 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的分析。

認為國家不是靜態的主體,而是互動的行為者。重視集體性認同,從客體轉向意義,研究各種熱門話語背後潛在的含義。

 9. 冷戰後民族主義復活的研究。

蘇聯的崩潰導致了民族主義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復活。原因在於不能立即處於填補後共產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真空的適當位置;蘇聯和南斯拉夫聯邦都是沿著民族分界線組織起來的。國際體系結構及其變化對現有的行為體和剛剛出現的行為體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行為體反過來又是如何影響決定國際體系結構的互動模式的?

 10. 新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思想。

  人們想要知道,哪些東西是必須在國家的空間範圍締造和維繫的,哪些有可能在跨國結構的基礎上加以構建,哪些甚至能夠在全球範圍結為一體和相互促進。

 

  王逸舟的十點新趨向則反應了現代社會的衝突與矛盾的現象,論調就顯得較為保守而缺少正面積極的論調。全球化的影響導致了全球性權力結構的建構與分析,但全球化的影響也激起了各地方傳統之間各自的本土化認同,而人權思想的全球化,也因為有關人權的落實的手法背後隱含著對執行手法的不一,及其背後更深地對所謂權利的價值觀認定,在加上政治經濟利益上的糾葛,致使發生比過去更加慘烈的恐怖主義攻擊行動。在王逸舟的論調之中,一種全世界的政經格局似乎隱含著極大的不穩定以及過度性性格,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變成了更多政策的對話平臺,更多的派別服務著更多的潛在價值與利益。



四、 代結論:全球政經格局的轉變 價值觀引領國際關係理論的轉變

  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與轉變,不只反映出國際現勢的轉變,也反映出學術內部的主流價值的轉變,這雙方面的轉變也是彼此互相烘托,彼此強化凸顯彼此。一戰結束後人民渴望和平,要求有組織的國際聯盟,要求國際社會以合作代替爭執,以協調及教育的方式代替戰爭,企圖消弭過去的國際戰爭發生。但是二戰的爆發、冷戰的出現,引領人民以另一種視角來觀察國際社會,認為所有的和平都是建築在利益、權力的妥協與支撐,參與的成員並非是心悅誠服的參與合作。全球化的出現及其影響力逐漸擴大,人權觀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對於遏制戰爭的觀念強化,使的自由主義以合作代替抗爭的論調又再度出現,甚至到了建構主義的強化人力建構的觀點,可以發現那是一種對人力控制的信心膨脹的現象。從自由主義的重新復甦到建構主義的崛起,以及其他許多非主流派別的興起,可以發現到那種民主、多元的觀念被視為終極的價值。

  環球時報一篇報導名為「社科院學者:西方民主在全球遭遇挫折」中可以發現到過去所謂的終極價值-民主受到極大的考驗,但是那並非代表民主的價值受到顛覆,顛覆的是過去慣常的西方民主模式,但是作為民主起源的西方來說,東方色彩的民主是否還意味著民主其實本身就受到一定的考驗,但是隨著非西方的聲音逐漸出現,對於許多過去的價值也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發聲方式,也有屬於自己的特殊執行方式,因此在國際關係理論上也會出現更多非西方的色彩。









參考資料:

1. 「新自由主義的譜系、流變及影響」,梅榮政,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

2. 「制度與合作:新自由制度主義對新現實主義的批判與發展」,潘忠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 年第 7 期

3. 「批判的新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批判」,褚鳴,<<國外社會科學 >>2005年04期

4. 「非道德政治論的道德訴求--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倫理思想淺析」,石斌,《歐洲》2002年第1期

5. 「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一種經久不衰的主流範式」,洪郵生,歷史教學問題200404

6. 「論現實主義的發展及其命運」,唐小松,《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 年第 7 期

7. 「論現實主義的國際秩序模式」,章前明,《開放時代》2002年第5期

8. 「建構主義思想淵源理論流派與學術理念」,秦亞青,《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9. 「建構主義:創新、意義及問題」,方長平,《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 年第 7 期

10. 「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秦亞青、亞歷山大・溫特,《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 年第1 期

11. 「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秦亞青,《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7期

12. <<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王逸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