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間轉到的一部電影,故事大綱是一群新上任的調查局新手,接受前輩調查
員最後的試驗,執行一個稱之為「MINDHUNTERS」的任務地點在加州外海的
一座小島上,上面設有一個虛擬的場景,任務的目標在於揪出那個連續殺人犯
--「木偶師」。然而直到一位伙伴遭到殺害之後,方才警醒這場虛擬實境似乎
太過真實。

一部精心策劃的連環殺人計畫,聽起來令人熱血沸騰,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一
個愛挑戰自我的無聊男子,說真的,看到兇手出現的那一幕,真想把電視給砸
了,更別說那些由兇手編造出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每一次的殺人計畫都事先
告知,透過一個撥好時間的手錶,預告下一個被害者的死亡時間,儘管隨著每
次殺人預告的應驗,繃緊神經的探員們,似乎仍舊束手無策。

因為每個人都利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能在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與
一些特殊的闢好,兇手透過這一點來精心部署他的殺人計畫,然而自己好挑戰
的個性,與時間競賽的個性卻讓人加以利用而揪出。這樣的殺人方式果然很扣
人心弦,配合每個人的特殊個性與闢好、專長去設計的死法,尤其是在煙裡頭
加入強酸,隨著血液腐蝕全身,實在令看的人都覺得身體也痛癢了起來。

片子裡刻畫的正是這樣當人依賴著自己的習慣在生活時,一切都稀鬆平常,但
是規律的生活卻更容易受到控制與預測,當然也包含個人偏激的與執拗的個性
,這些塑造出個人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模式,很難察覺,也很難擺脫。

當然這也試圖在挑戰某些看似合理的推斷,而忽視了某些些微的差異與主動。
正如片中爭執殺人兇手的同時,將矛頭指向了一個非FBI的隨行者(他是個黑
人),只因為他跟他們並非同路人,背景可疑的情況下,直到當他救助了另一
個同伴之後,方稍解疑惑。下一個被懷疑的對象是個與被害者身上殘存的血跡
DNA比對符合的人,原因是因為在她小的時候,曾經受過很大的心裡創傷。

這群新探員的背景都是高度依賴心理學分析手法去探測每個可能構成兇手犯案
動機,是否與他們的同伴相符。原因在於在這座島上,除了他們並沒有其他人
,最後的答案確實是一個被旁人視作無害的同伴,但是那位始終觀察著他們的
前輩幹員屍體被發現後,原本的指向他的矛頭,也隨著島上無人的推測被推翻
了。也許這樣的兇手出場,也是為了告訴這樣一件事,不要忽略稀鬆平常的一
件事,或深沈、極端平凡的某些人。

很平常敘述的一部電影,沒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的話大概就是那個
因吸煙而死的女探員,就一個講述透過掌握心裡犯罪的故事來說,這部電影要
記、要講述與收攏的細節與支線好像都很少,看完覺得時間很過的真快,該說
節奏明快嗎?我想是弄了太多角色,用了一句「上課的時候我都在研究你」來
支撐兇手也是探員之一的理由,為了彰顯兇手對每個人的心理狀態的了若指掌
,反倒忽略了刻化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儘管中間略涉及到了危急時,彼此之間
的猜忌與防衛,似有深入的探索,卻沒有讓它成為重心,其實如果真是以其作
為主題,似乎也會略顯陳腔濫調,也許不讓它持續發酵下去是對的,但若果如
此猜忌的氛圍是奠基在更多的人性推測與心理狀態的掌握上,或許會讓故事更
為立體。

總之看完就是覺得有點平淡,老想給它添加些什麼進去。




(電影海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