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對主義     懷疑論

  歷史主義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相對論調。那是一種看事物的方法,是反啟蒙的觀點,反理性、一致化的眼光;而是將事務放在其歷史情境之中觀看,要以一種生發性的眼光,而非斷裂性。強調歷史人、事、物的特殊性、個體性。

「相對」的缺失在浪漫時代之後出現;浪漫主義時代的人並未跳脫過去絕對實體的觀點。實有論上,他們具有古今一體的觀感。「歷史主義」在當時尚未出現,對當時來說,瀰漫在浪漫的思考方式之中,他們立足於一種古代可與今日有關係與聯繫,故他們沒有相對的觀點爭議。-可為今人理解,古今是有機的韌帶,統合為一個更大的整體之中,亦即更大的實有。歷史主義對實體論的觀點已經消失,但方法論卻導致相對主義的問題發生。



Barthold G. Niebuhr, 1776~1831 《Roman History》

蘭克將其視作史家的典範。持反對法國大革命的觀點。

有關羅馬史一書:

1. 從羅馬來刺激普魯士以積極建設國家

2. 第一個以民族史的角度來研究羅馬:從赫徳提示獨一無二的觀點及整體觀,帶進一種生發、成長的觀點。

3. 國別史的初本

4. 第一個全面討論農業

5. 批評的、整體的全新觀點是其羅馬史的獨到之處,使其更具體、更精確

~政治上的實務經驗助其於歷史上的洞見。

~根據詩歌、文獻等積極性建構式批判,不同於李維的敘述式寫作。

~有人認為其歷史是一種占卜:具有高度的想像力的「臆測式考訂」。

~猶如Walter Scott以歷史小說刺激一代的讀史風氣,Niebuhr則帶起一波研究上的風潮。

* 十七世紀文獻批判與十八世紀積極批判之間的不同。後者的目的再建構一個歷史真相,使的文獻變成具史料的性質,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文獻學的考證與歷史學的考證之分野。



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 在萊比錫大學研究語言學,其後任教於柏林大學,使柏林大學成為普魯士史學研究中心。

《The Histories of the Latin and German Nations 1494-1514》

  書中提出名言:What really happened? 非常自滿的語氣,無須判斷,那就是真理。可見當時以歷史把握真理的自負氣息。儘管黑格爾、蘭克之間有立場上的不同,但二者間的同大於異,皆是時代氣氛所烘托出來。確信以一種方法發現真理,無須解釋,只是呈現。

  “-ies”複數的歷史,可見其尚未統合,不具堅實的信心。觀點以拉丁與日爾曼二大民族所建的各國來審看歐洲,尚未具有一個完全歐洲的歷史觀點出現。

《Ottoman and Spain》

  預言過去所做的歐洲近古史將可以作廢。以過去歐洲各國大使的紀錄與外交文獻等檔案、原始資料重建歷史,蘭克多透過私人關係將學生送到各國檔案室去研究。至此,1860以後各國政府開放檔案,供研究使用,造成史學研究革命。

  但在當時文獻的寫作並非謂了讓人閱讀,固寫實性相當高,所以十分符合蘭克本人所提出的「讓事實如實地呈現」原則。但其完全奠基於檔案的研究是否適用於今日仍有待商榷,因為現今的檔案多已經過編寫,寫實性已不似當日。

《The History of the Papacy》認為影響歐洲文明的一個重要的力量是天主教。

  早期的蘭克作品呈現出文化史的研究,1830~1840年以後則以政治史為重點。

《The history of Germany in the age of the Reformation》、

《History of Prussia》、《History of France》、《History of England》

、《world history》6vols

  1830-1840,近代歐洲的形成,普魯士、法蘭西、英格蘭等三大國為構成歐洲的三大重要因素。蘭克認為政治家不應是中立而應是超然。基於歷史主義的觀點,每個時代都直接與上帝聯繫。故認為歐洲各國皆是平等。建構近代歐洲的歷史時,贊同以權力關聯性所造成權力平等的觀點,彼此有競爭但沒有衝突,固認同梅特涅的政治觀點。雖然對歐洲歷史有其立場,但仍能保持客觀是其特點。

其影響一方面在著述、一方面在研究所的講課(Seminar的課,教學生從手稿中爬梳史實。)。

蘭克的歷史主義的思想特色:

1. 直述事物所發生的過程-這代表著真理觀的轉變,恆定不變到變動不居,故從古典哲學探索到以史學來掌握、達到真理。「我以達到真理為目標,而我也能達到。」此語充滿自信,從蘭克之後歷史的自主地位逐漸顯明。

2. philological-critical (Scientific method)-驗證真理之新方法、新途徑。確立目的,也確立方法。歷史成為科學,系統的方法人人可行。

3. 認為具有兩種人類真理的方法:抽象整體或特殊的個體-前者是哲學而後者是歷史,蘭克反對哲學的至高性。悠游於殊相的研究,曾說「人是如此好又如此壞,如此高貴又如此粗俗,如此文明又如此野蠻,渴望永恆卻又為當下所限制。」建立在諸多的個案之上所抽繹的原則是真實而充實的。邁乃克認為史家有個別性和發展性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黑格爾屬於後者,而蘭克則二者兼具。

「歷史科學的特質」中所揭示的原則:

1. 做一個歷史的實踐,必須對歷史存有愛及敬愛之感,對我們面對的環境,必須能看見壯美。

2. 為了要求真理,須對文獻有深入透徹的研究。致力於現象、環境的研究,不這麼做無以了解歷史,每一個歷史事件由諸多殊相達成精神性的統一,這可由人之精神感官所理解。這精神的統一呈現出一種法則性,由個別與種類的統合、輻合時方可理解。

3. 研究歷史必須對各方面有興趣,對許多面向要有平等的對待。

4. 「透視因果的脈絡。」語言式的批判,人文學術的傳統,非科學、物理式的因果。戴一個發展性的觀點,描寫一個事件,從四面八方涉入事件間相互之際的關連性。(interconnectedness)以各種事件來描述一個事件。

5. 公正(impartial),不要有偏頗的立場,非「客觀性」。其公正表現在寫作技巧上,不加評論,而是直接將讀者引領至事件、人物的本身。

6. 整體觀念(Totarlity),諸多個體的理解,植基於整體的理解。人無以判斷,只是寫做歷史,神是最終極的判準。歐洲的協調,建構歐洲史是蘭克的研究取向。強權之興起,以及強權之間如何達成合諧的秩序及彼此的關係。歐洲的整體性在透過各國的個體性的彰顯而形成,是一個活潑的圖像。

  蘭克在思想上受到當時德國的教育部長W. Humboldt影響:H曾寫作《the historian’s task》認為歷史研究不應是空洞的。影響歷史事件的是理念,但這是需建築在事件的掌握之上,經由諸多史料終形成一種精神性的統一,人至此以精神感官加以把握(Ahnen,豫覺)。何謂客觀?在接觸之前不帶任何觀念,但在浸潤史料之後突然冒出,亦即理念趨勢的自然匯流成形。*從事件中出現一道理念,和客觀中的理念將演繹事件,是蘭克與黑格爾之不同點,這是兩種不同的趨勢。

蘭克的學生:

George Waitz, 1813-1886《German Constitution history》

將蘭克的研究方法運用在中古史的研究。以格林童話補足早期日耳曼的歷史。

 1875主掌《Monumenta Germania Histore》的編寫,將科學研究方法引進中古時代,蘭克讚譽其為德國的穆拉托里。



F.W.B. Giesebrecht, 1814-1889 《OttoII》, 《History of the German Imperial Era》

  前者將科學方法引進神聖羅馬帝國的課題,後者則是近乎史詩般的寫作風格,蘭克讚譽其具有詩人的天賦。重視故事的敘述及教育作用。寬博、大幅度的寫作。批評蘭克缺乏道德的熱情,為蘭克最耀眼的學生。



Heinrich oon Sybel, 1817-1895

  普魯士學派健將。自由主義者,反對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History of the First Crusade》24歲所做。

《The Origin of German Kingship》,將此源頭推至羅馬時代,游牧民族受到影響。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89-1800》,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促成民族國  家自由派的思想。

 《Historische Zeitcrift》,第一份以科學治史的原則來鼓吹發表具批判性的文獻。專業歷史期刊的典範,科學歷史學。

 《The History of German Empire During Wilhelm I 》,以普魯士的檔案描述,因其與畢斯麥的關係和擔任檔案的管理者。



F. Dahlmunn, 1755-1860 《History of Denmark》,普魯士學派的開啟者。1848大力鼓吹歷史學家參與政治事務。參與法蘭克福會議。在普魯士霸權下建立自由帝國。



J. G. Droysen , 1808-1884 《Historik》《History of Prussian Policy》,受到黑格爾時代精神的影響,前書將泛希臘視作一個研究的時代單位,後書為小日爾曼政策鋪路。

英國的史家



Thomas Carlyle, 1795-1881 英國浪漫型史家,非但是史家亦是社會評論家。將德國的觀念引入英國,欣賞赫德、席勒等人。認為歷史非理性和呈現進步上升的直線運動,服膺浪漫派的觀點。

  《The French Revolution》寫的特別光采,令人覺得震撼。但被批判為未立基於堅實的史料。非要呈現一個獨到的觀點,而是將史事描述的淋漓盡致,其長處在對人性的洞見與捕捉。

  《Oliver Cromwell’s Letters and Speeches With Eluciclation》將克倫威爾描繪成重要的人物,與其在英國被認為是顛覆傳統的負面形象的人的認知不同。未能將社會環境與人物結合在一起,但就其書名可知是個客觀公正的資料集結。

 《On Heroes, Hero-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歷史是一個個人的傳記的集結。認為歷史是哲學、是藝術、是傳記的集結,歷史的目的在復活過去的精神,此受到黑格爾影響,相信歷史現象之後是精神,不可觀但可體悟。卡萊爾是一個唯心論的史家,不重視史料的排比、爬梳,而是透過事實復活過去的精神,令人亦能感受當時的精神,這是史家以直觀的感受所做的歷史重構,令讀者得以在閱讀時可以活化史中的人物,因為史中的人物創造事蹟是因其內在精神的展現,此甚至連其本身都不曉得,此精神是一神聖創造的奧秘力量。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長於政爭的描寫,對場景有特殊的觀注,使普魯士注意到這位君主,是普魯士軍校的參考書。對Friedrich II的描寫不若克倫威爾班全面有所批評。氣氛較為低迷,顯得不若法國大革命激勵人心。

  不同於馬考萊藉議會政治來重構英國歷史,卡萊爾令人注意到史家必須自我創造,能在精神上感受史料間的聯繫性。



William Stubb, 1825~1901 教會人士,英國皇家御用教授。

  《Registrum Sacram Anglicanum》英國教會的傳承。

《Rolls Series》英國史料彙編。

《Chronicles and Memorials》英國史料彙編。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England》涉及中世紀,英國憲政史料,延續博古學派諸如外交史料彙編等,但納入了批判思維。第一部以批判性質來撰寫,使英國憲政的發展成為可能。



Fedric William Matland, 1850-1906

《Domesday Book and Beyind》8 vols 解釋英國莊園起源,非羅馬的Vella,而是來自稅收的基礎。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 Before the Time of Edward I 》2 vols 表現出其批判、解釋、綜合的能力。



Lord Acton, 1834-1903《Cambridge Modern History》一生際遇非凡,在歐陸生活。英國史家對德果史學方法研究最深。認為史家一定要做道德的批判。

  英國是個人天才的出現,而非如德國有學派的形成。英國則因學風限制於宗教而略顯保守,固馬考來、卡萊爾等人是個人天才,只Maitland方與大學教育有所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