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是集作者自民國七十三年至八月到七十四年七月間,應聯合月刊所
寫的專欄文字,由於離日在即,使的這個專欄不得不停筆。專欄名稱是「
理解日本」,由作者逐月寫成,一共十三篇,藉由他在日本的生活經驗,
探究日本的行為特性與其深層原因。

 

 


本書分作十三個章節,除楔子介紹其寫作的動機外,剩下十二章則大致敘
述如下:

 

 


前三章,主要描寫出日本人對於空間的敏感。由於日本本身的地形,使的
空間寬闊的平原並不多見,長期居住在被山脈隔絕的狹隘區域中,使的日
本人對於週遭的空間有著極端的敏感性。這樣的敏感表現出來即是對於空
間的積極爭取與想盡辦法利用,作者認為對於空間的敏感是日本人行為的
根源。而此三章即從食衣住行育樂方面,藉由日本人運用空間的方式,介
紹日本人特性中的空間成分。

 

 


「勤婦能為有米之炊」、「且看日本人的使命感」、「結束行動」,則可
視之為前面因為空間關係塑造出行為特性的一種延伸與實例說明。由於,
日本地方的可憑借的資源並不豐富,因此在日人的觀念中,要生存下去唯
有靠著勤奮的毅力。了解到自身天生可依恃的條件缺乏,於是對於後天的
人為部分更是投注心力以求完善,俾求彌補其不足之處。

 

 


由此而生的是對於團體的向心力,捨棄自身發展的機會,投注自己一身的
心力,去成就團體,因此而生的是以成為團體運作發展的一部分為榮的使
命感。而「結束行動」所要說明的正是團體為主的行動方式,更為獎勵團
體共榮而犧牲自我的觀念,個人甚至社會習俗皆有一種壓抑個人突出表現
的風氣存在,如流行於日本的一句俗諺:「出頭的釘子一定會被打回去」

 

 


「模仿、創新、文化魔障」,「卓越的求『知』情懷」,則說到日本人在
求取新知識時的積極。作者用空間的關係來解釋這種好奇心的形成,由於
日本的地形高山少平原,使的日本的人民大部分皆居住在封閉的地區,加
上以各地為基礎成立的地方政權的限制下,地方資訊難以流露出去。

 

 


由於這種情形,一旦資訊取得交流的途徑,更引起日本人的好奇心及對資
訊的狂熱。廣布世界的資訊網絡,廣泛翻譯世界出版的著作,偏好以資料
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乃至於對於學習的對象均放低姿態等行為均可以說明
日本人對知識好奇之一斑。

 

 


但是知識充斥給日本帶來的變化僅僅是表面上,僅知模仿而不知變通的學
習突然使日本人成為作者所說的「文化經紀人」、「文化博物館」,只是
擁有文化的表面,而不具其內涵,更甚者,本身的文化也因為充斥的外來
文化而逐漸消逝在日本現下的社會中。

 

 


「事大主義」是日本人給外人的一個印象,藉由麥克阿瑟所說:「日本人
對弱者殘忍,對強者卑屈。」這也是根源於日本人一個特殊的價值觀念,
認為「輸的人就要聽贏的人的話,弱的人就要順強的。既輸無贏的環境下
,乖訓服遣,甚至為新主盡力,才是人格的正常表現。」而忠誠的表現即
使換了主人不應該廢弛。

 

 


「日本社會的人權啟示」、「『清』的哲學」、「亙古葉公與『道樂』文
化」中則描寫日本人對於美的感受。對日本人來說,美的意義有兩種面向
,其一是纖細精巧但功能完整,其二是是對『清』的偏好。前者要求的是
在極小的耗費中,得到最大的功效,此仍是受到來自空間的壓迫而形成;
後者即是形成自處在貧乏環境中產生的儉約樸素的觀感,因此伴隨而來的
觀念即是「無飾」,嚮往的是一種「無污」、「無醜」、「無惡」的美。

 

另外在日本人的邏輯中,清潔將帶來秩序,而秩序則帶來美感,所以在雖
然社會上制度的規範非常貼近日常民眾的生活之中,繁雜而瑣碎,但卻不
因此而使的日本社會上產生混亂,井然有序的社會符合日本人對於美的感
受,而被日本人持續的維持下去。

 

 

 

 

 

     「文明和文化帶有水性,一如高水位的水

 

       往低水位流,最後提高低水位處的水平

 

       一樣,低水平處往往能因進步的文化或

 

       文明挹注,帶動進步;而追求進步的過

 

       程中,模仿是必經的階段。」

 

這段文字所說的是可藉由仿效進步而有所提升跟發展。仿效的過程中必須
經過的莫過於先了解仿效的對象,在台灣領航的前輩知識份子皆對於日本
有著偏剖的印象,甚至本書
寫作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分歧,乃至趨於極端
的意見,完全可以發現,台灣對於這塊土地的陌生。

 

 


但是日本的發展經驗與發展的環境條件與台灣相仿之處很多,如果真要藉
仿效而提升自己,那麼日本正是最佳的選擇。但誠如前所說,仿效之前正
是對於仿效的對象充分了解。

 

 


有人認為日本在明治之後成為侵略世界的強國之一,是由於完全仿效自西
方進步的文明。當時的世界以西方文明馬首是瞻,因此誰能仿效的越為透
徹,誰在世界的舞台上越能發揮影響力。由於日本在面對西方的知識時,
有著比起中國有著更大的好奇心,而來自傳統的抗拒性則相對較弱,因此
學習西方知識則顯地更加深入而完整全面。

 

 


帶給日本強大的因素,並不完全是西方的特色,而是在仿效過程中,日本
人自身的特性使他們提升。這個特性是什麼
一種對於人為的重視以及從
生活困苦中培養出來的現實性。

 

 


試圖以一個流程圖呈現:由於長期居於侷促的空間中,面對生活環境的資
源匱乏,日本人並無法單憑恃自然資源而活,因此他們觀念中對內外的強
烈劃分,對於能否對未有的多取得一點,對已有的利用能否少浪費一點皆
十分敏感。

 

 


因為可資憑恃的匱乏之故,他們並不強調天生既有的,反而重視自己能夠
憑空創造出什麼東西來。所以在行為上,鼓勵自己能勤勞做事,不要依憑
既有的條件;而個人考慮的往往也不是自己如何從中得利,而是如何與團
體共同成長。

 

 


在審美觀上,更如同作者所說,由於資源匱乏使日本人安於儉樸,由此而
生的是一種無飾的清淡美感,以及對於精巧細緻但功能完備的嚮往。而對
於知識的好奇也是因為空間長期的阻隔。

 

 


空間的束縛塑造了日本人的文化模式。

 

 


事大主義雖然是因為日本人在戰國時代由於投降的皆是自己同胞,故無所
謂易主的問題,但是真正該注意的是,由此而生的日本人對於忠誠的觀念
,認為不應該由於更換一個主人而有所改易,人強即聽命於人,才是人格
的正常表現。這樣的觀念似乎與空間的關係並不很大,但是卻是最可以表
現出日本人個性中,因空間束縛而產生的結果。

 

 


貫串這些行為特徵的是一種由於空間侷促下,由於生活可資
恃的資源缺
乏,於是從中養成一種極為現實的觀念。對於任何事情,任何行動的考量
皆著眼於是否對自己有利。所以期待每一塊未知的掠奪,但又不去憑恃這
種獲得,而是重視對已有的充分利用。

 

 


因此,日本人對於死亡雖然有著哲學上的嚮往,但是那也僅僅在自己已經
認為對團體毫無貢獻時才會想到的事,是否該為更易主人而死不是日本人
考量的重點,能不能繼續發揮自己的功用才是生死的關鍵。而這更是日本
人注重人本身作為的地方。

 

 


所以,貫串日本人特性的是一種為求生存而產生的現實,以及不去憑恃既
有,對人本身作為的注重。

 

 


知識界裡,並不重視一個人的學問有多高,而是重視一個學者其「學閥」
的廣大與否,因為那象徵一個實際的地位。面對一個知識傳授者,不是去
想該怎麼駁倒他,而是想該怎麼讓他展現出最突出的一面,因為重要的是
知識獲得。

 

 


社會上,人們並不因為你的職業而區分你的地位高低,而是以你在同業中
的成績來評斷,因為那才真正代表你的努力。禮物的價值不在於實際禮品
的價值高低,而是包裝的過程,為那才表現出送禮的人的用心與否。

 

 


這些在在都表現出日本人重視與考量的部分,都是繞著如何獲得實際的利
益及個人自身確實投注的心力。而這甚至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出頭的釘子
一定會被打回去。並不是說才華出眾不是日本人所欣羨,而是因為天份是
既有的東西,由此產生的成就並不是日本人所重視的,他們重視的是,即
使資質不高,但是仍可藉由自己的努力成功,而這種情形之所以被日本人
所肯定,事實上也是因為這種情形與生活資源不足,完全靠日本人胑手腁
足的努力,才能發展至今的情形類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