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一直都是中国人的软肋。因为中国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错误的,什
么“中心思想”呀,“段落大意”呀,“人物形象”呀,“艺术特色”呀…
…从小就把我们的思维方式带到沟里去了。而在西方,符号学早已普及到了
中学,大学就更不用说了,已经是一种培养分析能力的基础知识了。」

以上這段話節錄自中國攝影網站,但是這裡卻牽扯出一個很有趣的爭議:微
言大義與深入文句細節的體會。作為文本分析,原本被認為是取得知識的橋
樑,被認為必須熟練,但那終究不會是目的,必須在最後擺脫,進入更抽象
的哲學領悟與思辨活動,相對的原本的文句斟酌與瞭解文章在文氣脈絡、結
構設計的安排上似乎被忽略了。這應該是專業分科細化之後帶來的一項後果
,現在遭到了詬病,正確嗎?還是又是一種不滿的抱怨。

這對社會科學來說當是從後現代轉變之後的一個顯著結果。現代化的核心似
乎與理性脫不了干係,隨後經歷了實證主義的顛峰時期,一個崇拜理性分析
乃至科學分析、證驗的學科價值取向形成了壟斷式的基本信條。這樣的研究
取向要求的是一種盡量避免個人的情緒介入理解之中,這樣的理想來自對於
世界的二分法:主觀與客觀。隨著對這樣的二分法的質疑,情緒的介入被視
作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樣的承認代表著對於準確性上的修正。

語言學轉向說明了這樣的轉折意涵,當語言無法客觀百分之百的傳達個人的
訊息,換句話說,言詞被認為在使用上,可能因時地人之間的不同而有不同
的轉變。宏觀理論建築是否崩盤的爭議再度上了爭議台,這樣欲顯宏觀的理
論構築勢必得割捨掉許多現實上的細節因素,實際上這意味著對於不確定的
忽略,是否有必要做這樣的宏觀理論建築,但是另一方面的極端對於部分細
節的深入鑽研反倒進入了死胡同。

Richard Rorty指出了文字在使用上可能帶來更多的細節描述,在更大的程
度上反映了真實,重視小說比起社會科學分析論著要更能表現出問題的重要性
,這帶來對於研究的本體論探討,這樣的研究本身其意涵為何,方向又為何?
近日的「二手學者」不僅說明了紙上談兵的缺失,越戰期間的象牙塔學者的批
判,反行為科學運動的意涵不僅在於學術研究缺乏了現實生活的指導性,同時
也必須被注意到的是提出的修正方案是重回行為科學之前的宏觀理論及道德論
述,儘管加上了更多的宏觀局面的多面像分析管道,但是理論化的以簡禦繁的
價值取向似乎仍舊處在另一個極端,隨時等待另一次的擺盪高峰。

細節處理意味著死胡同嗎?當所有人文現象欲來越多的關注在文字的傳達上,
對於文字的處理與分析似乎也隨著水漲船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