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整理書櫃,徘徊在一堆書前,想到很多......

如果過去留下來的許多,不再能夠勾起你心底點點回憶、感觸,學習試著動手把它們給扔
了吧!捨棄是需要勇氣的,不是害怕未來不會在遇到、重新拾回,而是單單為了它的消逝
感到悲情。

也許心理總會還不斷鼓勵自己、留給自己一絲希望,認為總會在未來的人生裡重新扮演那
熟悉的角色,也許也只能是陌生,但總是能夠讓它不會不明不白的離開,只為了現下那個
自以為果斷的任性,未來總給我們無限希望,即便那不爭的事實只是不斷的補償與失去。

錯愕它的發生是如此的令人不敢置信、驚訝,無法接受,除了手足無措,還能阻擋什麼嗎
?到那個時候,一舉一動都生怕會幫助那個最壞的,甚至是從未想像到的恐怖後果如期發
生。

捨棄它們,讓人生煥然一新,其實也只能是說不定,只是希望連續的人生能夠因為這個令
人不快的印記與裂痕能有更多的希望。

下一個會更好,只能是期待。但是過去的傷痛與慘痛教訓總會在適當的時候,淡淡、暗暗
的發揮警示的作用。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沖掉許多漣漪,但是撫不平造成漣漪的崎嶇河道,流的快些也只是讓
許多都變得模糊......


認識一位政大法律系的高材生,他想當個電影導演、想開計程車,就是不想當個有高月薪
的律師,我們一起咒罵著恢宏巨大的理論體系,總覺得那些精密計算的文字遊戲、規矩,
像交錯的藤蔓般,阻礙著任何光線的透入,透不過氣,被它們訛詐、壓抑著許多念頭。

他丟給我一本書,佩索亞的「惶然錄」,我查了一下博客來的介紹,這位葡萄牙的會計師
所寫的散文集,光是這點就令人感到衝突有趣了,生活中都是數字的沉悶乏味,卻寫出詩
化般的靈活文字。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但是很多都敲中我們心中掙
脫不開的徬徨、疑惑。

我回敬了一本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他很喜歡,在那之前,我也深深被裡頭的文字
風格吸引、著迷,雖然我們都看不懂這兩本書在寫什麼,但是心中總有許多感觸,不管什
麼時候看都一樣。

對人的切身經驗感到渴望,讀書似乎只是為了讓自己生命裡穿插著更多的人生經驗,不只
是詩人、文人那種精準、捏造藝術品般的文字,也許生活本生就像是個奇異的經驗,曾經
感到那些有著信仰的人,就像腦子裡中了邪一樣,對身邊周遭的一切感到樂觀。

後來才發現,原來沈澱心靈是那麼重要的生活功夫。

「自然「心」藥」的作者是一位小兒科醫生,自己也是個慢性病的患者,但是卻輔導過許
多癌末病患走過人生最後的階段,那本書收集著許多奇妙的經驗,與她與病患間互動的點
點滴滴,她並不想刻意去表現面對生死的那份坦然,只是平鋪直敘的讓心情流洩無疑。

就像「戀人絮語」一樣,只是不停的把戀愛裡的每個鏡頭給捕捉起來,不是因為那珍貴,
只是因為不希望它流失掉。「仿日記體」就像紀實文字一樣,只是對象是心情、是生活周
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賦予它詩話的意含、捕捉漣漪底下崎嶇的紋路,那在每個人心底都
不一樣,但始終那麼深沈有力。



徘徊在一堆過去為了準備學位的書籍面前,在過去的學習經驗裡,真的剪除了許多珍貴的
東西,那些書似乎此刻變得一文不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