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只是鏡像式地反映出現實的事物嗎? 如果還有這樣的念頭,似乎已經
失了流行,如果連文字都出現了這樣與現實的斷層,那麼做為處理文字的
那些人們存在的價值又要從哪來呢?
黯然下台的政務官員,原本是應了中國傳統政治慣例學而優則仕的美談,
然而在一次偶然被揭發的醜聞中,旋即請辭下台,這樣的新聞早已經司
空見慣了,只是這是否又是一次學而優則仕這樣的政治傳統的挫敗,又
或者是代表著學界與實際之間顯見了落差。
早就習慣了政府高官在出了一次差錯之後,選擇將爛攤子留給下一任來收
拾,只是這次的下台似乎遊走在公私之間的模糊灰色地帶,其實我並不清
楚這樣的請辭究竟是為了什麼,只知道這樣一個被新聞媒體報為冷靜、理
性,辯才無礙的高級知識份子,頂著國內最高榮譽的研究人員桂冠,又離
開了政府的團隊,原因是不明。
老實說,看到那樣的記者會,那種「真爽」實在是真的很爽,對於一個在
學術界的高聲望大老,又頂著被新政府長期高度依賴之重要智囊的光環,
在昏暗的政治運作中能夠起著多少的作用,又或者在了解實情之後,又能
有多少抵抗力跟忍耐力,正如當時那句經典名句: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今天
這樣的感嘆其實不亞於當年。
學者為官其實一直是個令人感到趣味的話題,如果不是在學生時代就已經
密切參予政治活動,如果只是頂著高學術位階的學究,是否能夠適應並靈
活於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另一項專業的政治運作環境。這不是簡單的理
論與實際的問題,而是正如一開始所談的,有多少邏輯底下的規矩跟論辯
是像那些原本被認為該對應真實世界的文字一樣,突然被取消了。
留下的只是無限的感嘆與驚訝,或許以為該是如魚得水的環境,畢竟曾經
在自己的領域裡就像是個無所不知的評論家,如今卻成了必須要能夠坦然
接受所有來自各界的正反評論,不管這些論斷對自己是否公平,在學術的
殿堂裡,這些論辯有其看似穩固的公平標準,但這樣的標準一但走出校門
就什麼憑依都沒了。
從紊亂的政策、遺留災害無限的計畫,乃至個人品德不修,自以為天下之
標榜的脫序演出,就連政府機關的許多基層工作人員都懂的明哲保身的道
理,在這些天之驕子的眼中,從沒被教導什麼叫做謙遜的心態下,像是什
麼都不懂得的小朋友一樣。
去年所見至今,令人感到心灰意冷的高知識份子,像是只能在自己的學術
團體中找到自己的聽眾與觀眾,他們可以縱論一切天下事,就像尋常小老
百姓一樣買個樂透彩券碰碰運氣,如果意外的說中了什麼就像是電視名嘴
一樣,然而在這個政治環境生態下,這樣說死的論調或許總不合胃口,要
生存還要懂得營銷,總要說出些什麼陰謀揣測來釣釣老百姓的胃口,讓他
們也能夠變相參加點所謂的政治,也要能夠說出點理論來鞏固自己的死中
粉絲們。
陰謀跟理論這種東西就像一個集體催眠的安魂曲一樣,撫平了所有人對實
際的恐懼與對責任的害怕,開了一個透氣的窗口,也讓每個人都簡單地找
到喊「真爽」地心理安逸。
- Apr 30 Thu 2009 22:22
「真爽」的學而優則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