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疼痛、為甚麼講的嘴角顫抖,久久不能自已,因為心中積怨甚深,因為長時間的關懷,使
的他必須忍受許多外行人的品頭論足,坐視許多遺憾的發生,他乾著急,但是卻在內心不停的自
目前分類:手札 (62)
- Aug 19 Wed 2009 18:55
另一種災民
- Aug 18 Tue 2009 02:50
消費社會的話題商品
大量產製、大量銷售的工業社會,迎來的是一個不虞匱乏的充足環境,在那個年代裡,美德不是
小心翼翼的生活、省吃儉用,而是要大量把自己的鈔票拿出來,用來鼓勵更多的生產活動,消費
- Aug 17 Mon 2009 16:26
不滿
狀況總在預料外發生,或者說總是選在脫稿演出的時候大放異彩。只是感到遺憾的時光
總是短暫,因為冷靜、塵埃落定的時刻終究會來臨,所有底線都消失之後,醜陋的一切
- Aug 17 Mon 2009 09:43
言論免責權
眾人之事不好作,難在分身乏術、難在一個人只有一顆腦袋。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裝聾作啞
,聽不見、看不見,這對於上任三把火的新官可難熬了,可是卻又是不爭的終難捷徑。
- Aug 11 Tue 2009 22:41
看完「特種部隊」...
昨天看了「特種部隊」,應該又是不斷反省對未來科技腐蝕人性、摧殘、改變人類生活的擔憂
,或許兼及到軍火商對世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陰影,直到最後很明顯的隱
- Aug 11 Tue 2009 00:39
重拾對於故事的好奇心
說故事的人,與寫小說的人,作家楊照在今年的香港書展上提起了那個質樸的天真心靈,
少點事故、少點沉暮,多點活潑、多點彈性、多點好奇心。
- Jul 22 Wed 2009 11:34
搭上復健的日子
搭上復健的日子,發現人想了很多方式在協助、療癒人因生理上所遭遇的意外傷痛,
有別於醫師問診的短暫冷淡,漫長而直接的治療過程,復健師協助你、陪伴你走過痛
- Jul 09 Thu 2009 07:54
「讓寫作的筆帶自己進入「寫」的未知」--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談寫作的兩本書
下午去逛了一下誠品書店,看到了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兩本有關寫作的書,說
實在的,本來以為是本簡單談論有關寫作方法的教科書,也許適合一些教學作文的老師,或者
- Jul 02 Thu 2009 01:25
禮教吃人?
「禮教吃人嗎?」禮教吃人,吃盡無情之人,禮教不吃人,還吐出幾許人間溫暖。民國初年,
來自魯迅的經典警句,禮教像是腐蝕了人的真性情,把每個人都吃乾抹淨、不留下半點殘渣、
- Jul 01 Wed 2009 04:51
活動的生命情調
嗑藥,或者尋求其他可能成癮的飲食、活動方式,好聽的說法就是嗜好,難聽的用語就是
沉迷。追尋迷幻的感覺、不真實的生活型態,因為「現實」這字眼帶給人太多的壓力了。
- Jun 29 Mon 2009 23:46
「我不懂」其實什麼都懂<br/>「你知道」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對話當中有很多指標性的語詞,這些語詞絕對不能夠只看它字面上的意義,相反地,比
起許多只是代表情緒性的字眼,這些看似中性的語詞反倒湧現了更強烈的語氣跟當時的
- Jun 29 Mon 2009 22:18
社會也要「客製化」
客製化的出發點是好,值得鼓勵的,針對每個人實在的需求去工作,避免亂槍打鳥式的浪費。
同時,客製化的特殊性拉長了製作的過程,使產銷到消費的過程變的更長、更複雜,也許這是
- Jun 28 Sun 2009 17:57
講出來真的會好一點
很多事情一但願意說出來,也就解決了一半了,然後就會發現原來,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實不應該花費太多的時間與自己的大腦為伍,那樣的時光留給午夜夢迴之際就可以了,光
- Jun 28 Sun 2009 00:46
生命的厚度:找尋平凡中的不凡
從平凡中找尋不平凡之處,自裡頭見證偉大,這是何其難得的修養,何其幸運的恩賜。
那是獲致人生真正、實在幸福的不二法門。我想到這樣的話題,或許可以記錄生命轉變
- Jun 26 Fri 2009 02:26
回歸與「人」相處-易子而教、團體教學
前幾天看到雜誌裡提到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希望透過「易子教學」、「團體教學」的方式,讓孩子體會不同的
家庭生活型態,也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看了心情感觸頗為良多。
- Jun 24 Wed 2009 01:17
「發乎情,止乎禮」
「發乎情,止乎禮。」也許不明白現在所做的事情的緣由是什麼?但是清楚現在正在做的該是
打從心裡想要的。我覺得這點很重要,但這不表示那代表著「作的事情要有意義」這句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