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創意人 : 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

想在美國文化的外貌中看出變化,就必須超越各種意見和態度,因為這
些轉變就像夏天的風一般變化莫測。你必須往下潛入塑造人民生活的價
值觀與世界觀:即二、三十年來逐漸轉變的深層架構。一旦看到這些深
入的變化,再加以追蹤,就能發現許多大家最在意的事,看他們會如何
採取行動。價值觀是找到現實行為的最佳預測器。


文化創意人自身已經改變了根本的價值觀,他們也可能重塑在我們身處
的整體價值觀。從1980年代以來,我們便將研究焦點放在美國人的價值
觀上,因此發現這個驚人的大型次文化,而且到目前為止都像藏鏡人般
的隱形著。我們已得知他們是誰、覺得自己和什麼相關,什麼對他們有
意義、什麼沒有意義,他們選擇對什麼事採取行動,又拒絕花時間、精
力和金錢去支持什麼事。


讓我們轉而概述這些價值觀,看這些文化創意人一旦照顧好生計和找到
另一半等等的基本要求後,會將目標放在什麼地方。



信實

在美國,文化創意人創造了現今對個人信實的興趣。信實代表言行與信
仰合一,這種新的次文化族群偏好學習新資訊,用他們覺得信實的方式
投入。除了智性的認知外,這種偏好幾乎毫無例外地牽涉到直接的個人
經驗,顯示出他們如何獲得資訊,如何形成印象,如何決定什麼是真實
重要的。他們不相信只靠條列重點就能到達結果的呈現手法,部分原因
是這種呈現手法常帶有操縱的成分,因而更難論定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他們喜歡第一人稱的現身說法,不喜歡自稱完全客觀、只著眼於外在表
象的新聞報導風格,也對他們視為光鮮、無意義的噱頭廣告特別感冒。


美國生活調查機構(Ame r i c an LIVES)的布魯克.華瑞克
(Brooke Warrick)曾主持過比誰都多的文化創意人焦點團體,他稱文
化創意人的信實雷達為「掃瞄偽幣」。他指稱,這種旗幟鮮明的認知型
態憑藉著兩種顯然互為矛盾的感知。一方面,文化創意人強調個人經驗
:「講講你覺得如何」,他們也確實喜愛互相敘述自己的經驗,甚至畢
生的故事。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採取大格局的摘要式觀點,時常把這種
廣泛的觀點擴展至整個地球。他們組合媒體資訊中的許多枝節片段,也
常用整個體系與生態的觀點來創造自己的大格局。他們對於個人近距離
式的感覺充滿了熱誠,對地球的狀況也一樣狂熱。


讓我們舉個例子,當有人請文化創意人的焦點團體來評論一下廣告時,
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內容。這個案例是在西雅圖地區的一個焦點團體,
由幾家主要的石油公司提供廣告。一位年輕女性在看過牆上的一排記事
板後,她的測偽警鈴大作。「對不起,」她不能苟同,「這些拯救海龜
和糜鹿的廣告簡直是可笑。整個世紀以來,這些石油公司都在妨礙環境
清潔科技。你也看到那些更省油的汽車或另類燃料的問題了,通常在看
完這些新聞故事時,都會有石油公司從中阻撓,在背地裡進行什麼勾當
,阻止空氣清淨的科技發展。」


坐在她身旁的男子表示同意。「大型石油公司說要支持野生動物庇護所
很容易,但如果拿得到他們法律訴訟費的預算,逐項統計後你就會發現
:他們反對清淨空氣所花的心力和對抗空氣清淨法規的法律帳單,和野
生動物庇護所一比,簡直就像一分錢跟一百萬美金的差別。更別提他們
花了多少錢在廣告上,告訴我們有這個野生動物庇護所。」

 


投入行動與全過程學習


 
   文化創意人喜歡的學習法是深入、切身的知識,充滿生命中豐饒、
   掏心挖肺、感官知覺的東西。特別吸引他們的行動方式是瑪格麗特
   .米德(Margaret Mead)所稱的「全過程」,是可以成為創造些
   什麼東西的一份子,從開始、過程、結束,完成後再重新開始。他們
   會同意早期一位文化創意人兼教育學家琴.休斯頓(Jean Houston
   )所說的:「現在的世界太複雜,不能單靠線性分析思考。在這個地
   球村想學聰明,就表示要用你的胃去思考,要有韻律地思考、有機地
   思考,從自己與自然交織為一的角度思考。」


講到付出金錢和時間,文化創意人會想要投入計畫的整個過程,想親自參
與。「聖樹林」(The Sacred Grove)就是此處所指的案例,這是六百
名女性在加州亨博特郡聯合購買老紅杉樹林的計畫。我們和計畫創始人之
一凱瑟琳.歐波特(Catherine Allport)談過,當時那片樹林正穩穩
當當地要送往土地信託保存。凱瑟琳告訴我們:「我們為第七世代創造一
些東西。這東西很小,可是知道我們做這件事有種非常震撼的感覺。這不
是想法,也不是理論。我們實際做出來了。而且我們的遠景是能夠完成這
一個,再完成另一個,再到另一個地方實踐,讓這種事情成長。因為聖樹
林的遠景不只在這一個位置,也包括其他的聖樹林。這個過程給予我們很
大的力量。」


我們問她是什麼激發這幾百位女性留在這個過程裡,長達五年,每季捐出
十到五百美元不等的款項。她回想了一下,然後說:「每位到過樹林的女
性都以很個人的方式接納這片樹林,和樹林建立一種關係。所以發生的這
件事很小,但這整件事卻很大。」她繼續說:「開始保存樹林的工作是很
小也很個人的——畢竟也只有十四畝——但是從個人和小處做起又似乎很
重要。因為如果這件事對個人來說並不真實,就不足以支持你走過這個長
期的過程。打從心底認同的工作就是這麼開始的。」


理想主義與行動主義


在文化創意人所開創、又以時間與金錢支持的計畫中,直接的個人經驗也
很重要。他們期望用個人行動追隨自己的價值觀。很多人都深信如果沒有
親身投入,自己相信的事就「只是空談」。他們比其他美國人表現出更多
的理想主義與利他主義,與更少的憤世嫉俗。65%的人說「讓自己的工作
對社會有貢獻」非常或極為重要。54%的人說「要親身參與創造更好的社
會」非常或極為重要。


而且他們的行動也向這些價值觀看齊75%的人親身參與志工,其他美國人
則60%。他們平均一個月花四小時參加志工活動,而全美平均是一個月一
小時。對於他們的行為,我們研究的每個項目都表示他們確實身體力行。
而對於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他們如果改變心意,也會花相當的精力
改變言行。據我們所知,這種全盤徹底的改變,最具戲劇性的故事之一
發生在一位輕聲細語的南方人雷.安德森(Ray C. Anderson)身上。


當全球最大的商業地毯公司「界面」(Interface, Inc.)的執行長雷
.安德森要為公司提出環保的遠景時,他惶恐了三個星期,不曉得該說
些什麼。原因很簡單,他沒有遠景,甚至對這個主題也沒有多大興趣。
「坦白說,我只知道要順從,順從,順從。」


他告訴我們。而那可能表示(也時常表示)「法律的最大容忍限度」。
他意外發現珍寶,有人送他一本保羅.霍肯(Paul Hawken)的《商業
生態學》。他說:「看那本書就像有人用矛刺穿我的心。我還看不到一
半就感覺到一種強烈的迫切感,也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在寫那
篇演講稿時,我知道我們的方向已經遠遠超過順從。」


他的第一道商業命令是將公司(連同橫跨四大洲的製造地)轉化為「復
原中的企業」,不只回收利用生產廢料,而且取之於地球,更加量奉還
於地球。要達到這一點,雷與一百一十個國家的商業伙伴正重新發想、
設計每一件工作,其中包括如何為自己的企業定義。在投入這份心力的
前五年,「界面」投資兩千五百萬美元減少廢料,卻省下鉅額的一億兩
千兩百萬美金。雷體認到這項挑戰的規模龐大,希望能在二十年內看到
公司完全永續自足,不帶走地球的任何東西,也不對生物圈造成任何傷
害。


第二道商業命令是幫助其他公司也達到同樣的成果。到了1998年初,雷
幾乎經常旅行各地,對世界各地的商業伙伴、公司行號、環保團體進行
一年上百場的演講。他對創造「下一輪工業革命」有興趣。雷告訴聽眾
,商業是地球上最大、最富裕、最有滲透力的組織,也要對多數的環境
損害負責。他說:「我們是問題的一大部分,除非我們變成解決方案的
一部分,否則就沒戲唱了,我們的後代子孫也不會有好地方住。」
 



來源:博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