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嗆葉金川的留法女學生其實還挺好看的,從電視上,還是隔日的報紙頭版
大幅的照片都不難發現一身俐落、性感的裝扮。該是學設計相關的吧!這
樣的推論其實滿攏統的、刻板的,因為另一則有關大陸正妹女駭客新聞,
證明是個錯誤訊息,而本尊也現身踢爆這件以訛傳訛的滑稽新聞。

不過相信看新聞、看報紙的,絕對不會重視這件新聞所要傳遞的訊息,而
是那位衣著前衛性感的嗆葉女學生,或是那位外型亮麗、俏皮可愛的駭客
。他們都很大膽,也比男人更有吸引鎂光燈的本錢,儘管待在一個頗具爭
議性的場合,言論、身份也令人倍感疑惑,不是顯目的新聞標題,沒有可
以炒作的套書話題,不答名人順風車,就是直接消費自己的外表,自己的
涵,自己就是一個新聞。

有多少人能夠成為新聞的素材,除了有經世鉅業,或者過人的天賦與奇異
的外表,還有什麼可以成為能讓眾人了解、認識的焦點。

那位留法的女學生,雖然有點破壞自己的形象,跟那位長的像動力火車的
男同學,頂著多少人的夢想放洋留學,不管所學的是什麼,終究是一幅令
人感慨的畫面。

台灣尷尬的局面,以及身處這個局面之外,但卻像心繫於此的熱血畫面,
看上去20多歲,不到30的年輕人,有著更寬闊的格局與天空,我很不想將
他們與任何政治陰謀或黨派色彩作連結,儘管這似乎從他們有組織的行動
就有懷疑的空間。

又聯想到台灣新一代的主權發聲:Freddy、卡神,在如此激化、扭曲,埋
著深刻悲苦的台灣情緒裡,不管是台灣內外,這些新一代的台灣人能有多
少對過往的歷史的了解,但也許少了這些包袱,或許可以寄望在他們身上
激起更多下一代年輕人該有的政治熱情,而非太多的冷漠與怨懟。

儘管脫序、脫軌的演出可能貽笑國際,但我深深感受到那東方思維裡怯懦
的一塊,太過重視團體裡的一致性。

歌手、卡神,衣著華麗的留學生。這些不是台灣寄望不及或者排斥、鄙視
的身份,脫離台灣人理想中的好職業太遠,要不就是在安土重遷的台灣社
會裡除了有錢人以外,莫不要與家人來場精神、觀念的殊死戰。

我只想說,這些人也許追求著被穩重的老一代所擔憂的盲目流行,挑戰家
庭原本可能懸殊差異的世界,可就在這意外的時間點上,打破了許多看似
不存在卻很牢的鎖鏈,台灣有太多的賺錢工具了,但卻在公共事務這裡乏
人問津,我相信這絕對不會只有台灣,就算是其他國家,這種觀念也逐漸
萎縮,代以更個人、更不受拘束的對待方式,少了濃厚的陳腐依循,而是
更大膽的狂熱躁進,這是好事嗎?

不見得不是,學習越多,反而塑造越多看似有助益的「障礙」,也許是在
人際上欠缺有意義的認知與關係,也許是太多個人理想而不切實際的紙上
談兵,禍國殃民。或許不切實際的不只是他們,也包涵那些前面提到的人
,但是不公平的是實際的機制並沒有同等的眷顧他們,這是台灣謹慎之處
,也是台灣停滯的地方。

體制外的活動充滿了變數,因不好預測而潛藏著危機,但也開啟了許多確
實是可期待的希望,造就了更多的轉機。轉機來自一個不願延續從事高學
歷、高薪、閃著光芒的鍍金行業,而選擇在台灣被負面新聞掩蔽,尚未能
好好被台灣了解的新興事業,或許還談不上興起,但也造就了一批不亞於
一般行號主管經理收入的年輕人。

他們多半陷入那個夢想,倚夢想蓄積著財富,但卻像木偶一樣的被更多的
規矩給牢牢綁住,那是另類的文化產業,只是金額真的不小。遊走於法律
邊緣是的事業高階主管,在媒體讚嘆之餘,法律係畢業的她像是某種背書
,還是透露著台灣的高級教育最終該面對的走向,這絕對不會只發生在她
身上。

這樣容光煥發的人,自信不知建立在何處,卻始終滿滿的,也許放棄了一
般人重視的某些正當工作,但是在不敢明說的社會價值底下,她的選擇卻
被虛偽的台面說詞給犧牲了,畢竟有更多個案是建立在家庭失和,青年失
學這樣價值觀偏差,他們知道如果乖乖地接受,或許犧牲的永遠會是自己


我的朋友也上過新聞,她的個性與過去的環境格格不入,就在她因傷休學
之後,似乎更令人擔憂,我最後一次看到她是陷在一連串揭露涉嫌詐欺的
團體裡,受到社會輿論攻擊之下,她放棄原本該是坦途的鐵飯碗生活,沒
有畢業的她,在媒體面前勇於接受相自己的選擇,儘管斗大的新聞標題仍
給她扣上一頂社會價值無謂的大帽子,但我很支持她。

她是個偏激的人,從以往徹夜談話中,我感受她的壓抑。我曉得這樣的壓
抑與隨之而來的自我懷疑曾圍繞、襲擊著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離開了校園,他們成了默默的一群,經常心存怨懟,我知道也絕對不會說
他們代表了所有的畢業生,儘管當時活躍於校園的某些人,似乎也都沒有
踏上那條甫入學就決定好的路,我只知道這群在當時是少數,如今將近三
、四年的時間,這群人佔了校園裡的九成一,我曉得那是個趨勢,也知道
那是個已經爆裂的壓力鍋,很多人感嘆,很多在當時選擇持續升學的人,
對未來缺少的安全保障的無力感四處蔓延。

金錢遊戲曾經風行台灣,就在泡沫破滅之後,去蕪存菁的少數人,秉持著
著重金錢的另類信則。的確,在台灣,有很多表象,有太多盲從住在這塊
外國旅客眼中的寶島,是令人情緒壓抑、近乎失去希望的地方。

有人說少子化所帶來的壓力會在我們這一代實現,其實這一代迷茫,面對
這個迷忙所帶來的壓力早就開始了。太少的社會關注跟理解,太少的正面
思考,太多的被說服,太多的無可奈何。,太多的隨波逐流,太多的左右
搖擺,太少的獨立敢為,太多的盲從附合。

台灣原本年輕一代又開跑了,在該是承擔責任時,少了點令人雀躍的振奮
消息,或許這些始終被媒體社會道德價值迷霧中遮蔽的零星事件,反而是
帶了點灰色的光彩耀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