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大遊行落幕後,並沒有見到可能帶來的股市漲幅,作為一個指標性的執政天數, 這一天人民選擇向政府表達內心長久壓抑的不滿與痛苦,接續下來的幾天報導看到 的是執政黨被冠上「傲慢」的帽子,僅在數字上有爭執,卻不能在安撫與回應上有所 表現,這似乎已不是「傲慢」,而是近乎「冷漠」.
- Sep 04 Thu 2008 16:12
633 v.s. 830
- Sep 04 Thu 2008 09:25
「鳥巢世代」與「鳥籠世代」
奧運落幕了,留給全世界的是一個複雜的感受,一個快速興起的經濟巨人, 透過舉辦這場世界級盛會,使本已經舉世矚目的國家形象更錦上添花.大型、規 劃的建築如鳥巢、水立方,甚至不久前通車的杭州灣大橋,也是如此備受討論, 儘管在奧運開幕典禮上,在某些人的觀感之中認為這不過是人多、錢多的表徵, 但正也是這樣一個景象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形象似乎該被重新建立了.
- Sep 03 Wed 2008 11:06
教育是良心事業?
開學的第一天已經把人折磨到不成人樣,拖著疲憊的步伐,嘴裡一直念著「快要死 了!」、「怎麼會這麼累呢?」但腦子裡卻還一直想著明天還有哪些事情還沒做,那 些東西還沒有買,新的班級雖然相處還算愉快,但對於一個新進的老師來說,未來還會 發生什麼事情,在此時竟然在腦袋裡缺席.
- Aug 31 Sun 2008 16:29
"公共人"的衰落:网络让人更孤独
2008年08月30日 10:42 来源:广州日报 维舟
- Aug 27 Wed 2008 23:40
「不打笑臉人」的反面邏輯
拒絕是門藝術,是個藝術到需要去出書來講解的生活技巧,
他的藝術之道正在於它本身是種paradox,用來處理個人
- Jun 02 Mon 2008 13:03
「說好不准哭」卻會一直哭
看了一齣八大播的「說好不准哭」的短片,故事從兩個布農族的小朋友說起,父親為了家計而到都市去工作,因為家庭的緊急事件讓這兩個小朋友離開了家到都市去尋找父親的身影,在尋找父親的過程中,遇到一名剛放學的小女孩。也許正是因為這三個小朋友的年紀都很小,小孩直率的感情也不斷的激動著情緒,看完之後除了不捨之外,心情也隨之陷入了低潮。
- May 30 Fri 2008 16:55
「紐倫堡大審」的戰爭陰影
1945年11月20日的紐倫堡,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納粹將領進行了一場審判。這場審判似乎被冠上這樣的解讀:如同「東京審判」一般,對戰爭結束具有重要的象徵性意義,德國與日本的將領被視作挑起戰爭的戰犯,像是必須負起戰爭中死難者的罪疚,必須負起開啟戰爭的責任。在國際社會逐步成型的現代,這種破壞和平的戰爭犯確實具有罪行,但是回到當時,Hermann Goering的「勝利者的正義」這句話聽來卻鏗鏘有力。
- May 28 Wed 2008 17:44
社會契約的人為創造性
為甚麼是「契約」?為甚麼要選擇這樣的形式來說明國家、社會的起源?它是一個原創性的觀念嗎?還是一個從遠古繼承的延續概念?這種概念的出現只是應用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概念的使用方便其論述?這些問題不只圍繞著「契約」觀念發生的背景,也試圖了解這種思考的形式,及其發生的原因。重新檢視那三位社會契約論者的論點,其中存在的共通點在於將一切起點擺在人的「同意」,不管是王權伸張的「利維坦」、制度規範的政治社會、還是整體融合的國家,我們都可以發現到這些不同政治形式的存在的利基點都在於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