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olution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97)
- Apr 27 Sun 2008 22:59
Revolution
- Apr 27 Sun 2008 22:57
The Enlightenment
【Introduction】
- Apr 27 Sun 2008 22:50
Machiavelli
Machiavelli (1469~1527),文藝復興時代後期,十六世紀初期,西方近代之始。其思想反映出文藝復興、近代之交分水嶺的特色,對二者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其著作有二:《The Prince》,體現冷血的權力政治;《Discourse on the first ten books of Titus Livius》,利用李維論羅馬共和的史學論著為藍本,論述羅馬共和史(發表議論,對共和體制的評論)。一般說來,併讀此二書較能一窺馬氏思想的全貌。
- Apr 27 Sun 2008 22:45
The Crisis in Historical Studies and The 20th Century Historiography
The Crisis in Historical Studies and The 20th Century Historiography
- Apr 27 Sun 2008 22:39
浪漫時代
1770~1830在西方歷史上是浪漫主義時代,強調天才、英雄、個人、獨特、感情,亦即認為在人與自然間存在著一種靈祕的感通性。前期是以啟蒙運動思維的反動-狂飆運動,強調情感的表達,認為人不只有理性,浪漫主義本身不反對理性,只是反對用理性為一切的標竿,相信理性與進步,但具有一定的限度,強調直覺的感悟性,人不只是理性,尚有感覺、情緒和許多天賦的本能,故接觸事物須循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探尋;不滿意於對一切事物都以理性分析的方式來看事物,這令浪漫主義人士來說是不具體、抽象、枯寂貧乏的,他們替代以一種更圓融、充實、生命的方式來體悟對象、真理,以外在的事物來充實內在;受到萊布尼茲單子論的影響,人只是一個小宇宙,反映外在大宇宙的具體而微的表現。這是從一種對待事物方式的不滿,到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對事物的觀點:存有論,宇宙是一個生機的整體,不是一部機器的組合,充滿生命力的大的有機體,面對客觀的世界不是理解分析,而是感通契合。
- Apr 27 Sun 2008 22:38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建築在科學革命的基礎上,若無科學革命無以體會啟蒙運動時代的人的感受與事業作為,因為受到科學革命的鼓舞,其帶來的成就所引發的振奮之情,而促發的在思想、文化上的運動;因為科學革命的空前,人類居然能憑自己的方法,尋出貫串宇宙真理、事物原則的一套方法,且顛仆不破,從此對科學、理性的信念,十八世紀的人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啟蒙時代在當時的人心中是一個光明的時代,理性、科學的光輝普照大地,有這種光輝則可以過一個美好的生活,整個十八世紀瀰漫著樂觀的氣氛,此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因為天災及戰爭,方因深層地體會和反省而有所削減。
- Apr 27 Sun 2008 22:33
早期基督教
羅馬帝國滅亡前的基督教徒 是中世紀的泉源 而與羅馬有密切的關係 與中世紀的關懷有所不同 他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時間 這是因為當耶穌的再歸 始終未發生 一在遲延的過程中 使他對於這段遲延缺少了解釋 她們在探討這段遲延的意義 間極了所有的時間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 令其思想提高到哲學的程度
- Apr 27 Sun 2008 22:25
GREECE
1400~1200B.C.麥錫尼文明取代麥諾安文明2300~1400B.C.成為主要的文化勢力,再加上多利安1200B.C.的文化要素之後,形成上古時期的古希臘,此為希臘文明的開始,此下距希羅多德約二千多年。750~450Homer’s Epics以文字將口傳敘述紀錄下來,此下距希羅多德約三百多年。
- Apr 27 Sun 2008 21:38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下)
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下)
- Apr 27 Sun 2008 21:33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上)
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上)
- Jan 01 Tue 2008 05:26
961230 101高峰會--李連杰專訪
我並不是從頭看到尾,當然李連杰的訪談總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加上最近電影「投名狀」新上檔,就很有興趣的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