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理論演變的特色(上)



一、 前言

 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是為了要能夠有效說明國際行為發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發生的結果,但是隨著時代國際環境的轉變,國際關係也會隨著有所轉變,這樣的變化會在國際關係的論調上也跟著反映出來,而使的國際關係理論因所反映出時代的特點的側重點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風貌;另外,由於時代學術主流的側重不同,也一定程度的反應在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上。換句話說,國際關係理論的意義不外是人在試圖理解國際事務時的操作性說明,因為理論除了說明國際事務外,也一定程度的參予了國際事務的形成。因此本文從哲學的角度、論者說明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過程的思考,來檢視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的意義。另外,也結合現今的國際現勢,試圖說明今後國際關係理論可能的關切方向。



二、 國際關係理論派別

  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思考中,可以約略劃分成三個論調:自由主義、現實主義以及建構主義。這三者分述如下:



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注重理性個體的作用,堅持國際關係發展的進步論。從康得、威爾遜的理想主義開始,到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發展達到一個高峰。

  自由主義總試圖規畫世界秩序的藍圖,並認為可以將理念放入世界政治的實踐之中。自由主義不認為世界是一座“霍布斯叢林”,相反的自由主義認為世界政治是可以因為人為的規劃而達到和平狀態的可能,相信國際社會是可以加以改造設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聯合國等世界組織,皆是踵因於自由主義論者認為世界的和平可以透過人力間的合作、締約而加以鞏固、達成。

  總結自由主義的幾個核心原則:1.個人的自由 2.有賴於法制 3.歷史觀是進步的 4.合於理性的人類社會的規範設計是可以實現的。反映在國際關係理論上的基本前提是模糊國家與社會的邊界,從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出發考察世界,國家是國內社會的集合體。國家間的關係就像是社會中各個單位間的關係,國家的行為以及事務的原理可以尋之於國內社會之中。

  觀諸國際關係理論中自由主義的發展有兩個階段,從古典自由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兩者因其理念特點又分別被稱之為「理想自由主義」以及「新自由制度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的特點在於自由放任的理念-類似競爭性市場的國家體系,一隻無形的手(均勢)會自動調節國際秩序。因為認為國際秩序的形成是種自然而然發生的所以認為最少幹預或者不被幹預的世界本身就會走向秩序。這樣的觀點在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中受到打擊,放任自流的古典自由主義國際思想在兩次世界大戰面前面臨嚴酷的挑戰,民主國家內部的制度與價值以及國家間體系的生存,幾乎受到自由放任世界的毀滅性打擊。

  新自由主義又名「自由制度主義」,顧名思義這種國際關係理論的論調著重在政治制度的設計上,國際環境的和平有賴於各種在國際社會運行的各種制度的維持與設計。不同於過去的傳統自由理想主義,新自由主義更強調人為的制度面所達到的秩序,非自然形成,而是需要透過更深入的合作與幹預方能達成。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在現代國際政治理論中,代表著認定某些國際事務中的元素是不變的,且實際存在不可掩蓋,這就是承認衝突乃是國家間關係中固有的現象,其基本前提是無政府狀態下,各國間透過各種手段、戰爭,以爭奪各自的利益。

  現實主義的興盛與國際時勢的發展有很明顯的相關性,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過去從自由理想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國際關係的方式被認為過份理想,缺少思考國際間的衝突面,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間的利益糾葛導致的許多衝突,並不能完全透過合作而加以消弭,這種利益差異也不會每次都自然而然的導致和平與秩序,相反地,現實主議論者認為,各國之間的差異是實際存在的,而這些差異將會導致各國之間因為各種利益與權力的爭奪而導致失序的狀態、甚至是戰爭。這樣的論調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得到許多例證加以支持諸如兩次大戰、以及美蘇兩強之間的冷戰,都說明瞭利益間爭奪下的和平乃至國際組織都是十分脆弱,戰爭的慘烈都讓人無法認同過去理想自由主亦對人性的正面看法;冷戰的爆發,恐怖平衡的觀感都在在引領對國際關係的觀感認為所謂的的和平與秩序是一種基於現實利益的妥協,甚至是很難達成。現實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為西方國際關係研究中的主要流派。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論調更有效的服務了美國在冷戰中的遏制政策需要,因而更加的被廣泛接受及研究。

綜合其特色有下列幾項:

1.區分國際與國內的界線:現實主義者認為國際社會與國內社會有所不同,因此國內的和諧儘管有可能因為國家的權力而達成,但是國際社會間因為缺乏廣泛的國際約束權力,因此國家間的權力與利益的爭奪將只能透過國家本身爭取。

2. 國際體系以國家為基礎,國家是國際體系中主要的和統一的行為體。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國家是基本的分析單位,國際關係研究就是這些單位之間關係的研究。非國家行為體的地位總是次要的,國家是具有支配地位的行為體。

3. 從悲觀主義的人性觀出發,國際政治的本質是衝突,即無政府狀態下爭奪權力的鬥爭。「權力政治」:它是國家間對立、衝突和戰爭的舞臺。享有他人的利益和避免為他人支配的欲望是普遍存在的,及獲有優勢地位。

4. 現實主義規範性理論的核心是國家的生存和安全,國家安全通常處於最高的位置,軍事和相關的政治問題支配著世界政治,關注現實的或潛在的國家行為體之間的衝突,以及國家對武力的使用、防止領土完整被破壞。因此,國家實力是一個關鍵概念。

5. 國家利益是一國政府對外政策的最終決定因素。所有國家必須追求它們自己的國家利益這一事實意味著其他國家和政府都是不能完全依靠的,所有國際協議都是暫時的,有條件的,依賴遵守它們的國家的意願。而國家就被認為像是理性的行為體一樣地思考自身的利益與權力。



  現實主義的發展過程中也有所謂新舊的差異:古典現實主義與新現實主義,古典現實主義者一般都是歷史學家、法學家或前外交官,透過其本身對哲學、歷史和法學的方法來理解國際關係,這些方法被稱為傳統主義。新現實主義則是一些經過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的訓練的學者,透過經驗資料進行分析,就像自然科學解釋自然界環境一樣,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來解析國際政治現象。通過類似自然科學的原則來建構自然界體系般,新現實主義也透過社會科學方式來建構國際政治體系,這種研究方式也令新現實主義被稱之為「結構現實主義」。

  以無政府性為基本前提,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的結構和行為體的權力分配是國際關係分析的重點,而結構決定了行為體的行為。在這個結構中的每個國家都代表著每個個別的單位,彼此間的權力關係形成了結構的關係體系,彼此之間的權力消長左右著結構體系的轉變關鍵。同時強調大國之間的權力制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霸權穩定論」。與經典現實主義不同,結構現實主義更加強調結構對單位的影響性。



建構主義

  1980年代興起的東歐巨變和冷戰結束,無疑使得人們反思國際關係主流理論的解釋能力。1992年至今,強調觀念和認同的建構主義興起,與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有根本的不同。過去所強調的國際政治環境中的客觀現實,不管是結構或是制度等,只有放在建構者個觀念中才會產生意義,因此與過去的論調不同,建構主義者比較著重在參與國際政治的成員的主觀感受,而非受制於環境的客觀制約。

  從建構主義的學科來源來看可以分成兩方面:

1. 社會學上認為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的差異,分別對自然世界與社會世界的不同認識方法。另外也重視社會結構的構成與結構成員間的互動關係與彼此制約的情況。

2. 語言學上不像過去認為語言只是簡單地反應客觀世界,對之作陳述而已,相反地,語言本身也是構成社會意義的一個主動的角色,也具有參與社會運作的意義。

  

  三個不同的論調的提出,都分別都對當時的國際關係理論產生衝擊,因而有論者提出所謂論戰來加以描述。現實主義與自由理想主義爭論人性及其對國際社會的基本思考。新自由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的出現則顯現出對方法論上使傳統與科學的對立。建構主義則是對過去的基本論調完全推翻,不論在本體論、認識論及方法論都有所推翻與重新思考。但除了學派間的不同反應了學術間側重點的轉換,也反應了這些學術思想本身對時代的反應:現實主義的應用可以宣傳美國的遏制政策、說明二戰以及冷戰時期的國際環境,自由主義則反應了戰後不斷緊密結合的世界,反應了社會合作結合的一面。冷戰、恐怖平衡乃至熱戰的可能性逐漸降低,替代的是全球化所展現的對各地區的聯合,甚至是文化霸權透過全球化向各地影響,比起政治經濟的滲透性,文化、價值觀的衝突在受到全球化激起的本土化下,以更加具侵略性的角度在全世界不斷滲透、傳遞,這更令國際關係理論的設計與思考不再相信任何思考都是反應客觀的環境,相對的興起的是建構主義,更重視國際社會成員主觀而非客觀對國際事務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