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主義史學 Posttivist Historiography

  1860’s後,歐陸是一個實證主義的時代,其立足點相對於強調德國觀念的浪漫主義的十九世紀前期。將實證主義觀點流行散佈的法國社會學家孔德(August Comte, 1789-1857),其人生值黑格爾大盛的時代,在孔德的身後,實證主義方流行,主要透過其演講集:《Course on Positivist Philosophy》,與孔多塞為聖西門的秘書,受其思想的影響,認為透過理性思辯及科學方法,人具有改進自我環境的能力。

  實證主義史學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將科學引進歷史研究之中,不研究國家,而是研究社會,以科學方法分析社會。這是十八世紀的科學法則的信念,相信人具有普遍的共性,可以通則貫串,經過十九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大盛之後,於下半葉又逐漸流行起來,並更強烈且具系統化。實證主義的兩個中心思想是:建立一切可觀察的事實(Observed Fact)與建立通則(Generalization)。將理性、科學用在知識社會上;認為知識若無以用在社會將無用,當能比附於自然科學原則而有社會通則可資應用,排除黑格爾等的形上學論。

  孔德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理性進步的過程,經過三個階段:神學、形上學及實證時期,在這三個階段中的人類認知的基礎分別是神祇、抽象事物及可觀察事物之關連性,這說明了人類知識的演進是由抽象而簡單到具體而複雜。這個演化的過程是受到一個社會進化的法則所掌握。十八世紀以前是建築在個人之上的知識,而至孔德以來則架構了一個新的角度:群體。從社會的研究中尋出法則的目的激起了實證史學的出現。

  這個動機因為達爾文的理論提出而強化,其於《物種原始》(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中,提出演變的內涵其實是一種演化的機制。將人類起源發展實證性的証實,並令人發現到生物現象也是可有法則可尋,此激勵了孔德,他認為社會發展的通則將指日可待。

  建立一套科學體系,可依頻、可掌握、可預示的通則;重新喚回浪漫時代前的科學熱情(把握、分析、預示,以科學分析最具西方性格,最有效、有力的思考方式),將再次看到一個物質性的宇宙觀-精細的大機器,浪漫主義的觀點一下子就改變,那是整個時代氛圍的轉變。



Henry Thomas Buckle, 1821-1862 《Civilization in England》

只寫完導論,實證史學之代表作品。

「人類文明可以找出通則。」、「歷史科學」、「神學預定論非我所能得知的假說。」

-徹底的唯物論。

「歐洲文明進步的理由在心靈法則愈來愈強,物質的影響力愈來愈低。」

-認為思想的濟部要從氣候、土壤、食物、時間四個點來看。

「心靈進步法則不能從自省,而是透過廣泛搜羅之後的事實。」

-歷史科學的基礎是統計學、求得概況。

「心靈的活動是理智的不斷進步。」

「人類的智慧可以知識的總量來衡量。」、「卡萊爾的英雄是時代的產物。」

-著眼於群體,貶抑個人,任何政治、社會形成是時代的產物。

「人類的理智與懷疑成正比。」-量化人類活動是實證史學的表現。



Hippolyte A. Taine, 1828-1893

《The Philosophy of Art》、《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Origin of Contemporary France》

  十九世紀後期實證主義的發聲,具命定論。其文學史中的文家是時代的樣板,其特質非獨立的存有,而是千百個原因所共同塑造:因種族、環境、時間等因素而有特殊的形象,民族性格是官能的突出形象,那將主導所有人的活動,那是最強,也是最弱的地方,藉此可尋出較少矛盾的整體,將尋出通則。

  不再如過去將法則建立在理念;而有將之與物理現象結合起來的企圖,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將人看作一種機器,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可確切得到解析與掌握。



Nuna Denis Fustel de Coulanges, 1830-1889 《The Ancient City》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f Ancient France》6vols

  使法國史學轉變的人物,研究風氣轉向史料的考證,迎頭趕上德國,是里程碑式的轉變。

  前書比較希臘、羅馬的城市以宗教為觀點核心,偏向社會學的著作;是早期的特色,抽繹出統合統論,但重視史料,一般將之與實證主義史家有所區別,因其重視文獻,可稱之為文獻的實證主義者。認為史學是一種科學,史家的任務在考證解讀文獻。實證主義哲學是法國式的觀點,Coulange提出直接「面對文獻」,可見其不受德國的影響,而是自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強調不能以今見古,帶有歷史主義的特徵,實證主義是否有延長歷史主義的意義,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不帶偏見,史家只能解釋事實,不可能瞭解其背後終極的原因,諸多過去的解釋是可能的,但非終極性的,故其反對「命定論」,認為只要探求事實間變化的過程。此使歷史學的研究偏狹化,淪為史料學。他認為史學的研究應是專攻於一個領域。

  後書是一篇篇論文的集結,都能提出自己的論點,常批判、推翻傳統,這是後人對其的批評。過分強調客觀的實證態度也是一種批評,「蒐集、比較所有的原始文獻,即可獲至不可動搖的結論。」認為結論獨立於史家之外,「歷史透過我的嘴在說話。」「相信找尋的到真理,而我也已經找到。」這是實證主義的極致。

  1868,Victor Duruy,拿破崙三世的教育部長,成立” 高等實踐研究院” (the Ecode Pratique des Hantes Etudes),其中一個部門專門研究歷史學與語言學。如此機構推動社會科學的進步,從官方大量資助史學研究,正與Fustel輻合,使文人式史學轉變為學院派的史學。



Non-Positivist Historiography

  十九世紀後半葉是實證主義時代也是史學系統化的時代。上述三本書是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的文獻學考訂之集大成者,是方法論的集結與具體的標誌。

Ernst Bemheim, 1830-1922, 《Text Book of the Historical Method》將自然科學設定於達爾文的演化論,認為可以在歷史中尋出演化的軌跡,可以尋找出法則,史學即科學。

J. G. Droysen, 《Historik》歷史主義的方法論,將歷史學看作道德的科學。要歷史家實際參予,區別自然科學與歷史學間的分野,歷史主義也開始尋找出自己的方法論。

Charles V Langlois and Charles Seiquobo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歷史不能完全達到自然科學的程度。

  自實證主義階段之後,歷史學建立的自主性地位,至後現代興起前屹立不搖。



Alexis de Tocqueville, 1855-1859

《Democracy in America》

  在美國發現人民主權的實踐與呈現,是當時歐陸國家所不能企及的。「是文化而非政治制度。」其對民主的洞見,對民主的研究方法是日後史家分析的參考模式,那是一種政治結構史。  

  美國的民主會造成平等,將腐蝕制度、造成平庸、粗俗,為了保持安定將使人的自由受到侵害。「民主將走向極權」,對民主弊病的預見。

《The Old Rrgime》

  法國大革命猛烈迅速的特徵是一種結構性的必然結果,是完成舊制度中逐漸形成的某些事物所導致:三級分權,地方自主性很強,但經十七、十八世紀,近代國家逐漸成形,強力的中央集權是特徵。儘管法國大革命再追逐平等,但這已是舊制度中所逐漸形成,革命所創建的功績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其缺失在於對自由了解的膚淺,以致建築在自由上的平等稍縱即逝,流為集權恐怖,法國大革命只成功了一半。但這是因為法國人對實際事務的不老道,平等造成粗俗,使高雅的事物不再受人尊重。



Jaccb Burckhardt, 1818-1891

《The Age of Constantine The Great》、《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Greek Cultural History》、《Reflection On History》

  推崇、師法蘭克,但認為晚期蘭克偏狹。反對俾斯麥,一生居於Basel,偏好於城邦式的小鎮,而非締造中的帝國。其歷史觀點與其師有所不同。

  偏好文化史。認為君士坦丁的米蘭詔令世上古文明轉入中世紀基督教文明的轉戾點,認為歐洲文化的存續需依賴希臘文化城邦的發展,這是對歐洲文化淪亡的感嘆,「反思」是其反對系統的講學集子。將義大利文藝復興視作一個整體來看待,其影響:開啟了文藝復興研究的專門領域,將14-16世紀的階段看作文藝復興時期。認為那是近代個人主義的起源,而近代文明是個人主義膨脹到個人中心主義的過程,這之中帶有貶意。

  其人為畫家,偏好拉斐爾的畫作,著有《Cicerone》,這是其文藝理論,模仿過去畫作的心得。Anschanung View, graphic, perception,栩栩如生的重訂。相信歷史的可建構,可把握,贊同蘭克,但擴大其對史料的眼界,從繪畫來體證史實。同蘭布西特,但蘭在德國並不受歡迎。

  尋找典型、典範,儘管歷史多變不能把握,但從每個時期的諸多面向中可抽繹出一種形式。例如文藝復興所體現出的是一個個人主義,圖像的把握,而非過去強調理念、精神,的移情觀點及將使對歷史的把握更具體。

  其為人批評的地方在於過分的斷裂,忽視了”Continuity”。許多文藝復興觀點概念在中世紀已漸漸出現。

  布克哈特與尼采相互影響。其希臘的文化的歷史踵源於尼采希臘文化中的酒神。城邦與城邦之間劇烈地政治競爭,在這種激情之中,要培養出一種超越的昇華,即是平衡的文化。那是阿波羅與戴奧尼修斯的爭鬥,儘管內部動盪、但外在平靜穩定,固希臘文化有著一種悲觀的色彩,這是理性、不理性的拉扯。

  [Anschanung]-觀看、視野。將把握到一種歷史的真實,排斥系統的虛假。呈現出一個輪廓,平行事實之中呈現諸多景觀,由此出發,歷史不再只是史料的排梳,而是需要有高度的想像力。-平行事實的伏筆,最後以總結呼應前面事實,一語道破:諸多事實閱過之後浮現的觀感、氣度與胸襟。並非黑格爾的真理,而是更多樣,難有秩序、系統可言。

  批評法國大革命釋放太多個人自由,引起群眾力量。建築在工業、軍事、的極權。將摧毀歐洲的文化的特質。

  處理宗教、政治、文化的力量。藝術是社會最廣義的形式。「面對未來,人們須成為一個苦行僧。」故其描寫希臘史以保存歐洲文化的原樣。「以理制情」、「引畫入史」,不同其師的研究方式、學院式的研究,而是注重人文傳統的保存。

  蘭克是強權取向的研究,但布克哈特認為強權是邪惡的,而權力均衡是一種神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tsanctu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