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是建築在科學革命的基礎上,若無科學革命無以體會啟蒙運動時代的人的感受與事業作為,因為受到科學革命的鼓舞,其帶來的成就所引發的振奮之情,而促發的在思想、文化上的運動;因為科學革命的空前,人類居然能憑自己的方法,尋出貫串宇宙真理、事物原則的一套方法,且顛仆不破,從此對科學、理性的信念,十八世紀的人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啟蒙時代在當時的人心中是一個光明的時代,理性、科學的光輝普照大地,有這種光輝則可以過一個美好的生活,整個十八世紀瀰漫著樂觀的氣氛,此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因為天災及戰爭,方因深層地體會和反省而有所削減。
光明的時代,啟蒙是建築在對科學理性的信念,因此而樂觀,故能前瞻性地觀看,而有了進步的信念,這是啟蒙的特性,方法即在理性與科學,於是十八世紀存在著諸多改革的意圖,相信可以改造人類的生活環境,不同於十七世紀是科學、追求真理的理性,十八世紀是改造人類現實環境的理性(馬克思:「哲學不是要瞭解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深思如何令人類更好的問題,如何改變人的環境,來影響人性的變化。這是功利主義的精神,認為所有事物的產生都必須指向改善人類、對人類有所裨益,故到後期走向唯物論,掃除一切精神的意義,認為一切影響的因素皆是物質,相信只要改變物質就能改變人類。
【伏爾泰】
何以稱為新史學?查泰萊夫人認為過去的史學如此的枯燥乏味,伏爾泰於是為她寫出一種新的史學。。。
「History in(of) Philosophy.」最先將「歷史」與「哲學」兩個語彙放在一起,以其文筆打開風氣,介紹科學、哲學,以淺顯的文字帶出當時深刻的尖端思想,開啟一個時代人的思想;將啟蒙的精神帶進歷史作品之中,帶動一個新的寫作方式,可謂為時代的導師。新史學即是注入啟蒙精神的歷史學,在伏爾泰之後,人文史學逐漸消聲匿跡,那是一個文體改造的過程。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傳》,十八歲繼承王位,擊潰鄰國俄皇彼得大帝,俄皇興兵在1709年波德瓦擊潰瑞典,查理十二逃往土耳其流亡、被囚後贖,再次興兵對俄作戰,最後於戰役中為流彈所及,死時年不過三十歲,在其統治間,瑞典成為北方的強權。伏爾泰對此種人最為崇拜,可見其具有英雄史觀。但本書並不具太大的價值,其寫法普通,但其妙筆生花,令人印象深刻,表現出伏爾泰善於描述的特長。
《路易十四的時代》,「我極目四望各個的民族,我發現沒有比法國在1655到1740年更為輝煌燦爛。」寫路易十四,卻不讓人感到這僅僅侷限於一個時代,可見伏爾泰有一個大氣勢的惟度;另就其書名來看,以路易十四一個人來代表整個時代,這在後世即為黑格爾的所謂「時代精神」。他並非寫路易十四的傳記,前半段以上寫了諸多政治、軍事,後半段,他仔細地分析國家的財政,也描述法國的文學如何達到精緻輝煌,這可說是伏爾泰最為核心的、最精確地談論點。也介紹當時代的科學及藝術,也談論到宗教的信仰,巴黎的建設如噴泉、夜晚的路燈。他認為人類的歷史上存在四個階段:培里克里斯的雅典、奧古斯都的羅馬、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路易十四;伏爾泰看歷史常常以一個人來代表一個時代。四個時代中以路易十四的時代代表著最文明的時代,不論就各種知識或物質的建設來看皆是如此。這部書的評價甚高,因為他根據原始的、第一手的堅實史料寫成,另外內容裡也注入了新的歷史創作精神與體例:文化史,所謂新史學當從這部著作開始。
然而「文化史」一詞,伏爾泰一生從未運用,1798年進入法國的字典裡。儘管伏爾泰並未使用文化、文明的字彙,但是人往往奉之為文化史的鼻祖。極盡寫作之能事,推崇路易十四的時代是空前未有的進步時代,也因此,有人認為路易十四具有進步史觀。但進步史觀自始至終皆是一直進步,但事實上伏爾泰的四個時代之間卻不具有貫通的意義,只是四個較好的獨立時代,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卻並未獲得妥善的交代,故四個時代間並未具有連貫的意義;他沒有這種一以貫之的理念,但具有進步的信念,相信會愈來愈好,那是將哲學的觀念,將啟蒙精神貫注在其寫作之中,故能注意到物質文明的層面。根據十九世紀的審定精神,一個好的歷史作品是準確不準確、能否看透整個時代的精神?他不是將所有的資料加以考訂,資料的搜集仍是為了架構伏爾泰自己的歷史寫作。
何以伏爾泰從政治軍事轉向注目「文明」?啟蒙時代,大體上整個中產階級佔法國人口8%,過去所謂的精英文化在這裡已經變成一種歷史的真實,不再是少數人獨佔的果實;此外,法國為歐洲最進步、富庶的國家,其對文明文化的注重變成寫作歷史的主要內容,故伏爾泰的文明史觀照並不是個人的意向,而是整體的風氣所嚮。
《萬國風俗通論》,近代第一部世界通史,也是伏爾泰「歷史的哲學」的最具體寫照,其時間斷限從查理曼開始到路易十三。作品提到中國、阿茲特克、印加、波斯、印度,第一部真正以俗世的觀點,可見十八世紀最前衛啟蒙哲士的寬廣世界觀,書中雖談宗教,但屏除神意的因素;該書紀錄內容雖非精深,但卻最為廣博。但這些龐雜的資料卻不能加以統整,是該書的一個缺憾,唯一能統整的概念就是文明。
《彼得大帝》,這部作品缺乏前兩部注重文明史光采的特色,探討一個問題:一個國家如何從野蠻到文明?彼得大帝一個人將俄國的歷史扭曲轉向,令俄國人的心中存在著亞洲、歐洲兩種不同的心念。書中結論道:要從野蠻到文明需要靠努力和技巧。儘管這部書表面上要寫的是政治與戰爭等史事,但書中深處都能緊扣著一個問題:文明是什麼?他的《路易十五的時代》也同樣具有這樣的特色。
伏爾泰的文明內涵是什麼?政治秩序是文明所必須、而文明秩序須透過貿易及勤奮的工作和人的創意,以及追求物質的福祉而發展;文明是一套對世界對人對神合理的信仰,使人能過合理的生活;文明表現在禮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語言、文字),透過溝通使文明的善果得以散布。「理想的國家是保障文明的工具」,他對個人、對民族沒有信心,將希望寄託於開明專制,他寄望於君主採取哲士們所建議的開明政策來治理國家,以保障文明的成果或促進文明的發展。
「那些開明專制的君主應該以權力作為服務文明的方法和手段,致力於政治秩序的建立,改善人類的物質環境,而要有文明,你須努力不懈。」
「國家的功用就是為了傳布文明。語言也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是文化的表現。」在其寫作中對於語言文字的發展表現出特有的歷史意識。戲院、女人都被其提到是重要的文化傳播的媒介。
「文明可見的象徵是城市,在城市裡面奠立思想的傳衍,良善風俗的傳布,他是人類文化活動的場所。」
伏爾泰服膺人的需求,提供人對其所生存的時代有哪些最進步的事蹟,他是要將這些開明的成就傳布出去,其歷史的寫作就是一種傳布文明的方式。不像十七世紀的人一樣,只是客觀地將史料呈現不加評論,經常會有像老師一樣有教化的口吻,夾敘夾議的方式,然後評論,因為歷史寫作是用以開明、點亮你的智慧的方式,只要透過你的努力,文明終將到來。他的歷史哲學就是要透過歷史寫作,傳布文明的成就,開化人的思想,使啟蒙的精神得以展現,故說其將啟蒙的精神明列在其歷史寫作裡面。由於沒有時代精神的思想,故寫來寫去就是一大堆的現象,善於分段落,但是卻無以將之一以貫之,整部書雖描述細緻但無以呈現出一個整體感。伏爾泰被人批評思想不夠深刻,事件間的陳列不具因果性,整個文明史分疏多元的生動表現,但不能聯結成有機的整體,因為事件間的因果性不夠明顯。伏爾泰的另一個缺點:以偏概全,以十八世紀的觀點來評斷過去,造成錯誤,不夠同情的理解。故其不能了解中世紀與基督教的深意,一味地稱中世紀的信仰是野蠻,對基督教真正的深意不能了解。事實上,這也是整個十八世紀的缺點。伏爾泰也常常以當代作為歷史的判準,當然造成偏頗而不能真正的了解。
不註明出處,不使用原始資料的不謹慎作風,但瑕不掩瑜,其貢獻在於開啟歷史的新觀點,歷史不應該僅是在戰爭政治方面,而是人類活動的各方面都應該去把握;新的主題,也用積極主動的精神去詮釋這些現象,寫作氣味很高,令人願意喜歡去讀他的作品,且符合當時的中產階級的脾胃,將文化傳布到人群之中,他並非研究型的歷史家,仍是寫作型的歷史家。其生存時代跨越了幾乎整個啟蒙運動,其影響既深且廣。
【孟德斯鳩】
不同於伏爾泰的思想家,中庸持平,法學出身,貴族,謹慎的學術作風。
《波斯書簡》,諷刺文體,以兩個貴族來到法國,藉波斯的口吻來批評法國的社會。
《羅馬的偉大與衰落的原因之反思》,考察羅馬共和,何以興起,又何以衰落,研究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衰亡的問題是當時的熱門話題,因為那是個時代性的問題,在西方,羅馬代表著文明,羅馬衰亡,是否意味著進步的文明、啟蒙運動是否會衰亡?科學真的會維持人不斷地進步?這關乎其信念動搖的危機。
《波斯書簡》在研究當代法國的生活情況合理不合理,不斷地寫作、研究直到最後得到屬於自己的理論。孟德斯鳩也碰觸當時歐洲各國的情況,如波蘭、英國等的政治制度。這些分析結果是一貫的,具有一種創造性的影響,一直對各地在作考察的工作,對當時歐洲各國的政治是什麼,政治原則是什麼,如何令政治更好,終至成就《法意》一書,理想政治是如何,人類社會的結構是如何,這本書的內涵十分豐富,包羅萬象,可說是集法國法學家的大成。人類的政府的形成,從地理、氣候會形成一種個人或國家民族的精神,到政府型式的出現,在人類政府與環境間達到合諧的情況,將會獲得良好的政治形勢。故其非單一論,而是多元論,比如說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國家,或是君主的體制,良善或專制,或是貴族的體制、民主的體制,國家形制的大小,配合人民的精神,此又與地理環境結合在一起,這些都統合而合諧將會是一個良好的政治形勢,故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統治方式;法國應是一個貴族統治,因是一個中型的國家,民性是中庸溫和;何以三權分立,權力分開將造成牽制的機制,因此得以保障人的自由。不同於伏爾泰闇於因果分析,其影響在於給十八世紀的思想家一套理論的基礎,如何把物質的環境與政治的形式與文明的樣態如何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這是繼承波丹的地理決定論,地理與政府型式的關係,但未能如孟德斯鳩般的清晰。伏爾泰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書寫文體,孟德斯鳩給予人一套分析歷史的有力工具。
【休莫】
《大不列顛史》,第一本歷史著作,描寫斯圖亞特王朝,十七世紀的史事。
《英格蘭史》,描寫都鐸王朝,十六世紀的史事。
《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從凱撒到亨利七世的史事。
《英國的歷史,從羅馬時代到一六八八年》
休莫提出的哲學問題直至今日仍具價值,他探討的問題是因果的問題,因果律、因果論,社會科學所植基的正是因果的建構,在兩個事物之間,建構一個必然的關係,並認為那是必然的,但那是人所建構的,非事物本身所有的,這是休莫與後現代所要批判的地方。但十八世紀的人不能理解他的深刻體會,但其清晰的文筆令其作品因有廣泛的閱讀群而成為大家,十八世紀的歷史要寫的好必須要有華麗美好的辭彙,而休莫則能符合這種風氣。
引用權威的資料,也會使用腳註來佐證其所論述的內容;其基本上仍寫英國的政治史,其令人激賞之處在於會使用一些插敘,於對當時的社會的不同面向做出他對社會結構的分析和討論。
文字的優美,以不同的角度做為歷史寫作的對象,雖不如伏爾泰的寬廣,但是給英國歷史寫作帶入新的風氣,正是伏爾泰的啟蒙精神的注入。這是休莫得受歡迎的條件與原因。要求準確,會引用權威,比起伏爾泰更為謹慎。
【William Robertson】
《蘇格蘭史》,要求準確,用附注來證明其歷史的正確。關注十六世紀的當地宗教改革,及極具爭議的瑪莉女王。注重原始的資料,與休莫有書信的往返彼此檢討研究,比起伏爾泰更具專業性的歷史家,注重歷史的準確度。
《查理第五的在位時期的歷史》,十六世紀歐洲的歷史,觀點或視野明顯受到伏爾泰的影響。導論部分受人注重,寫了一個相當長的導論,其重要性在於是對中世紀史的概論,根據非常廣泛的文獻;將中世紀的歷史當作十六世紀的開端,受到伏爾泰啟蒙時代的觀點的影響,把中世紀的愚昧與十六世紀的理性之間對立起來的方法觀點;但是在導論中表現出的一個缺憾,比伏爾泰更不認為修道院具有學術,換句話說偏見不亞於伏爾泰;但是其參考廣泛的文獻資料,且參考了孟德斯鳩的研究方法,將中世紀一體觀之的態度是其比過去突出的地方,也是貢獻,因為過去的學者,在編纂中世紀史的資料時,卻因浩繁而難以貫串,孟德斯鳩的提示,羅伯森則利用之將中世紀歷史整體的展現,視作一個文化的單位。
《美洲史》,其最永垂不朽的著作。美洲問題,英國在七年戰爭(1756~1763)這個十八世紀重大的戰爭中,大英帝國的成形,促使觀念的轉變,歷史家對美洲的觀點也隨英國國情的發展而有所轉變。在作品中,對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及印地安部落的研究,駁正十八世紀以來由於與西班牙的對恃而污衊的報導,說明西班牙對美洲殖民的正面積極的影響,西方文明的傳入、強調傳教士的人道精神;最經的起考驗的是因為這部作品是基於當時難以得手的原始資料,這一種主題與寫作的觀點在當時是十分犀利了,其所採取的方式與今日有異曲同工之妙,會重視到原始的資料,也試圖用孟德斯鳩那以社會學的研究方式來研究美洲的情況,檢證地理環境對於印地安部落的影響,故描述印地安人的外在體態形貌、及心靈的狀態,這類篇章來講述印地安人,並認為印地安人有其心理上的特殊風格的存在,可見羅伯森是細緻的歷史學家,可以觀察到這步田地,亦可代表十八世紀研究主題的開創性經驗。
史家評論,認為羅伯森的論文可以與穆拉托利相比擬。
【吉朋】
《羅馬帝國衰亡史》恢弘的體制,優美的文字,謹慎的考訂與精確的注釋。融合孟德斯鳩的解釋;十五、十六章將整個基督教當作俗世化的一個社群,把教會歷史整體而觀,將其何以興起、具有如何的特質?他提到心理的因素、熱誠、道德上的因素,組織上結構的因素,教會制度的影響,羅馬衰亡,基督教仍能存在。可以看到孟德斯鳩思想最完整地表現,且在吉朋上以最靈活的方式呈現。最後他解釋基督教是摧毀羅馬帝國最基要的原因。羅馬是個尚武、戰鬥的民族,其精神是現實、奮進不已,基督教帶來的是來世的精神,教人與世無爭的精神、一個要人祇是預備來生的、避世精神,當基督教進入羅馬帝國的體制之中,將從內部瓦解精神,孟德斯鳩教人外在的體制與內在的精神要能相符,若不能相符外在體制將崩解,故基督教是對羅馬帝國最具威脅性的摧毀因素,因為基督教帶來不同的文明,而不同的文明所含蘊的精神將與羅馬帝國不相符合,進而摧毀整個羅馬帝國的體制,其對基督教的批判是符合於十八世紀對基督教的批評,基督教的興起令人振奮,但中卻摧毀整個羅馬帝國。其文筆繁複,具有反諷的氣息,雖文筆華麗,但書中每一個段落都是對基督教的反諷,對於十八世紀文明的稱羨,對傳統價值的提問,在很多方面代表了啟蒙時代的精神,也是吸收了最好的部分。伏爾泰能綜觀數百年的歷史,但卻是一個個的主題,吉朋則是一直攻向同一個目標。
他的缺點在於描寫拜占庭的部分寫的較差,但這是因為前期未有研究涉及到拜占庭的部份所致。儘管他能做考証,但基本上還是個書寫家,在他身上可以反思:歷史佳作仍需奠基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之上。吉朋的結論不是在探討羅馬何以衰亡,而適合以能持續這麼久?這回應了當代對文明、進步信念的疑惑。
【進步史觀】
相對於中世紀的神意史觀,現在取而代之的觀點是個俗世化的觀點,將進步當做歷史解釋的大的論述,以此貫串整個歷史,把整個歷史的意義用進步的概念統合起來,也是一種信念的詮釋,至十八世紀詮釋概念的建構之後,成為流行的解釋觀點。
杜哥(Turgot),1776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法國重農派的健將,也是科學派的人士,思想受孟德斯鳩影響很多,是思想家,也是實際的政治工作從事者。雖受到孟德斯鳩的影響,但杜哥卻不滿足於僅限於孟德斯鳩的不具歷史感,因其整體觀,綜史性的看法,故可將地裡跟政治間的因果關係的呈現的清楚。人說杜哥補強了孟德斯鳩在時間縱深上因果關係的不足,亦即在孟德斯鳩在地理、社會上的關連性之外增添了歷史的因果關聯的連續性。
《論人類心靈秩序的不斷進步》,強調自然世界與歷史之間的不同,為後世實證主義者所推崇,認為其具有科學的觀念。自然世界是一個一致性很高、週而復始的領域,自然的現象受制於長期的法則,是在循環的狀況中,會消滅、復活,在相續的世代之間,所有的動植物都會不斷的複製自己,時間只會將這些事物重新復活,沒有新奇的事物產生;人類、歷史的世界卻是一個直線發展的過程,不是重複而是日新又新。雖非謹慎的論證,卻指出未來西方世界的思想的方向。人類的世代交替間是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人的情緒、自由意志和理性不斷地創造出新的世界。以人類心靈的進步來詮釋人類的歷史,注重到進步中的變化與多樣性,把歷史相對於自然的世界。人類的歷史將有不斷的新事物。
「每一個時代都是具有因果的連鎖將之連貫起來,每一個時代都與他前面的時代因這個因果的關連性而聯結在一起。語言與文字這種多樣的符號,給予人類一種工具,使人獲得思想,更與別人溝通這些思想,使得每一個個別知識的積存,成為一個世代傳承到下一個世代間共同的產業,這種的產業會因每一個世代新的發明而增益而傳給下一個世代。用一種哲學的眼光,人類由他們的起初來看,可說是一個大的整體,它是由許多個別的時代組合而成,有其幼年期、不斷進步的時期。」
人類進步的三個階段:神學的時代、形上學的時代、經驗科學的時代。人類是進步的,之間的過程是相連續的。相連鎖主要靠的是文化思想、語言文字的傳遞,而造成文明不斷的累積,故人的歷史是直線的演進過程,這個過程具有階段性。雖是演說,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卻是之後兩百年持續發展的概念。
康多塞,杜哥的友人,受杜哥的影響,同具重農派的政治經濟思想,法國科學院的院士、秘書。曾參加法國大革命,任立法會議的主席;因非雅各賓黨,故受到雅各賓黨的迫害,被捕入獄,死於獄中。獄中仍從事其作品的寫作。
《人類心靈進步之歷史圖像大綱》,將杜哥的思想更具體的呈現在歷史的解釋上。「藉著我們理性的推理與事實的發展,大自然並未限定人類官能完美的極限,人的完美性是難以限定的,這個完美性的進步是任何力量所不能遏阻的,若真的要有這種力量的話,那就是地球延續的年限。(若地球永生不滅,人類的進步將無有止期)」這代表了十八世紀樂觀的心志,一個在獄中被迫害的人仍能具有這種想法,進步史觀的深處是一種進步的信心,這種信念使整個十八世紀的文化充滿了樂觀進取的氛圍,人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人活著的目的是爲了未來。「人永遠不會墜落,只要地球照樣運轉。人未來的遠景有三個重點:人類會打破各民族間的不平等,一國內的平等跟進步,人會達到他完全的智慧與人格。」十八世紀,進步是一種理念、信念,是一種宗教的信仰。「法國大革命之前有九大時代:漁獵的時代、畜牧的時代、農耕的時代、希臘的商業科學哲學時代、科學和哲學的時代(亞歷山大征服到羅馬衰落)、中古科學衰落的時代、十字軍到印刷術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到馬丁路德、狄卡兒與培根的時代、狄卡兒到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所開啟的第十個時代是個理性、寬容、開明的時代。
這些只是康多塞心中的概念,在倉促、毫無參考的情況下寫出,但卻是十八世紀進步史觀的最佳寫照,試圖用文化史的角度來說明各個時代的發展,這是進步信念的宣言。
康德,十八世紀最具代表的哲學家,涉及多方面問題的討論。
《從一個世界公民的觀點來看普世的歷史》九個論題中,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哲學思考。
三大命題:
「人都有自由意志,人之所以為人也是因為自由意志,但這個自由意志卻被普遍的法則所約制。」他實際思考人的世界的時候,發現到這個現象。當我們研究群體的時候,每個自由的人一旦形成群體時將出現典範性的行為。因此每個人都是自由的,但卻被普遍的法則所涵攝決定,故可以在人類的歷史中看出一條法則出來。猶如亞當斯密所說:「每個人都追求自由,但追求的結果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將人類帶向一個最好的一面。」……集體行為具有一定的典範存在。
「在歷史中,我們可以描述人類意識的各種表現,但用從宏觀角度可以看到其中看到規律性的活動;每一個個人看似是複雜而混亂,但若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這是持續而穩定的進步過程,從原始的天賦,逐漸地演進。」研究中不假定任何有意識個人在時代之中,在人事之中會出現一種自然天賦的目的,為達到這個目的,歷史會有對其塑造物自然的計畫,而這種塑造物好像沒有計畫性,但整體觀之,就會看的到自然所賦予的計畫,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計畫與目的,但整體上卻也像是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與方向。「每一個塑造物都有一種天賦的能力,它是被命定去達到它所原來被賦予的目的。」這是根據自然命定論。
「人是地球上唯一理性的造物,那些天然的本能是指向人能運用他的理性,並在群體之中能夠完滿的發展。人類理性的進步,能使人完全地啟蒙而適應於自然的目的。」
「自然已經命定人必須創造一些事物,超越動物性的本能。人所能夠分享的幸福與完美,就不是在乎本能的活動,而是在理性的創作,人因為有理性合自由意志,才是萬物之靈,人應該將理性發展到完全的地步,才能超越人的動物機械性的存在;人因為有自由意志,所以要爲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此即是將自己的天賦本能發揮到完全的地步。這是人天賦的使命。大自然賦予人發展本能的工具或方法是什麼?就是人在社會中的敵對性(故認為人必須在群體中方能完全地發展理性),因為在社會中,人之間的敵對性,最後使人中間有一種合法秩序的原因,所以才能造成一個合法的社會;社會的動盪,是爲了發展人本能的工具;人的敵對性是人的非社會性,就是這種傾向使人活在社會中更令人聯繫在一起,藉不斷地威脅,使人的社會受到破壞,人一面需要他人,一面又不需要他人。這種人的敵對性將使人的力量被激發,克服怠惰的傾向;人會因為虛榮、對權力的慾望、貪婪而受到一種鼓舞而予同儕競爭,故會產生敵對不寬容,但這將使人脫離野蠻,進而啟蒙、開明,達到道德的境界。人彼此之間敵對的天性將產生對立,人與人的對立將產生進步。相互的敵對性的來源將引起諸多罪惡,使人會因此運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天賦本能得到多樣性的發展。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自然會驅策人要達到一種普世性的政治社會,由法律來歸結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大自然最高的目標在發展人所能企及的所有能力,將人所有的潛能迫發出來,這個目的只能在最大自由的社會之中才能達到,但在這最大自由的社會裡又有對立的氛圍,卻又不會妨礙到他人的自由,這須靠一種政治的、憲法的機制,這種結合成普世的政治體是人最後的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最難的問題。人是一種動物,需要種種的自由,人傾向於濫用自由,而又需要有主人,故人很難完成自然所賦予的建立普世的政治社會。建立一個完整政治體制的困難所要先解決的問題是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合法關係,先能解決國與國之間的敵對關係,才能解決人類構築一個普世性的政治體制的目標,要達到這種國家間的外在關係,因此會有戰爭、武裝、革命、傾覆,終將成立另一個國家。人類會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敵對,最後尋求建立一個國與國之間的聯盟,其中一部份將統合。人類的歷史整體而觀就是要完成自然所賦予的命運的計畫。一種哲學式的嘗試要把普世歷史根據自然的計畫所呈顯出來的可能性,也就是人類會達成政治性的統合,必須被認為是可能的,我的哲學則促進完成自然所賦予人類的。」
【維科】
《新科學》
對思維的改造被認為不下於馬克思。思維維度超越時代極遠,至今仍待發掘。文體以格言式出現,不試建構其思想的系統,但其以特殊的原創性,游離於科學主流之外,代表另一個傳統。所謂「新科學」意義在反抗自然科學,此為其不受當時代歡迎的原因。
「狄卡兒主義」,以幾何學作為科學語言,以數學之確定性來定義人類思維的正確性。此為法國式的思維之一系統,然維科所代表的是那不勒斯的學術傳統,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延續,人道主義、人文精神的強調。-人以內心自主的主張來反駁自然主義原則統一的束縛。尊重個體之獨立性、特殊性與將人視為具有相似點的統一體。
維科的主要觀點:由神主導的科學是不可能也不應為人所研究,由人所做的方是可能而應該去研究。不像其他的思想家試圖於人之外找尋真理,維科將眼光重新擺回人身上。「對人本身的一種認知,該認知即是真實。」所以對維科來說,真正的科學就是歷史,因自然永遠不能讓人窮究、透徹了解。人類科學的發展將自人心找回歷史的發展法則。
維科認為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三個階段:
神
英雄
人
史前諸神的嬰孩期
市民出現的青年期
以正義、理性為根據的人的成熟期
以天生聯繫的家庭
以政治組成的共同組織
以共同體組成的共同組織
對精靈、神的敬畏與頂禮、自然充靈
半神的行為,也引入文明的因素,有法令的頒布者,城邦的創造者
一般人發現自我的能力,對英雄、諸神的行為的傳奇質疑,以理性、邏輯為檢測事物的標準
寓言式的詩人
修辭式的雄辯家
邏輯、理性的散文、富哲學意味的方言
神權政治
藉神之聲,由世襲國王家族、貴族統治;英雄政治,藉神聖之力來統治
眾人的民主,自我管理自我
兇殘
尚武好戰
溫順
幾乎出現有機思維,觸及描述時代精神的思想特色。corso與vicorso之間的不斷循環,在循環中有差異,螺旋式的直線前進軌跡,此之進步在神意,但是卻保存在人心,不超越於人之外。內在遍佈的神意,蘊含於人之心與歷史之中。由其間找出一套法則,這是以整體而觀之特點的社會學式視野。
【經典研究】
Classics Scriptures,這是關於Source of Source的研究,積極性的批判(Positive Criticism),尋求資料背後的故事,十八世紀不同於十七世紀是對資料作消極性的批判與考訂,將錯誤的資料刪除,去蕪存菁的工作,而是更進一步對既存的資料作更深入的調查,以了解其背景。
Richard Simon,《摩西非創世紀之作者之猜測之反思》,書中對神有不同的稱呼,但重覆之處甚多、矛盾甚多,資料上有排列的錯誤。
【哥廷根大學】
與十八世紀之學術進步相關甚深的大學機構。因應理性的經驗面,要求系統化的研究,進而形成傳統。更強的組織性(教學)、系統性(辯論),方法論上的辯駁。
Johann C. Gatterer,歷史學教授,將啟蒙寬廣的視野與大學中仔細、系統化的風氣的結合,但更注意到原始資料的研究,有「證據」的觀念,注意到了使家不同的觀點與視野,重視輔助科學的協助研究。創建歷史學院,充滿對古代研究的風潮,尤其在中古,誘發開啟德國史料編纂的因子。
August Von Schloser,《Monumenta》、《Germania》、《Historica》。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對理性思維及寬廣視野極具信心及熱誠;對Universal History為目標;其主要的成就在北歐、俄羅斯方面,著有《Russian Chronicle》。
Friedrich A. Wolf,哥廷根大學哲學學生,認為其師膚淺,並迅速超越其師,畢業後任教於Halle大學,建立語言學院。
《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Homer”》,帶有發展的觀念,將研究引入伊里亞德及荷馬史詩的研究,指出荷馬史詩是一個逐步發展、累積的過程,認為荷馬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Wolf將浪漫時代的發展精神納入對荷馬史詩的研究之中,並以語言學加以具體印證。-積極性批判的最具體代表。
啟蒙時代的寬廣視野及對知識一體性的要求、證據的觀念等,呈現出一種重夠歷史事件(文獻之產生)的企圖,史學奠定其在十九世紀史學方法的發展與確立。新文體、新研究的風革、方法的突破是十八世紀的特色,比起十七世紀,雖同是史料批判,但較為進步。
- Apr 27 Sun 2008 22:38
啟蒙運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